[林业扶贫]民权林场申甘林带: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20.04.2018 08:39
本文来源: 林业网
申甘林带被称为河南塞罕坝
4月11日,中央、省、市等30余家主流媒体走进民权,聆听民权几代林场人植树造林的故事,感受林场人默默奉献的精神力量,观览野趣横生、令人留恋忘返的“天然氧吧”申甘林带,体验村民从“半碗黄沙汤”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林下经济成果。 申甘林带:风沙地变身“绿色长城”
昔日的黄河故道让豫东人民饱受了风沙之苦。当地民谣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白茫茫,野荒荒,三里五庄无牛羊,端起碗来半是黄沙汤”。风沙灾害严重危害沙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为了根治风沙危害,自1949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营造豫东防护林带(即民权林场的前身),几代林场人经过植树造林、坚守、提升三个阶段,逐步打造了一道天然屏障,它像一条绿色长城屹立于沙区中心,有效地封禁了风沙,保护了农田。
林带植被郁郁葱葱
据了解,申甘林带是民权林场的主林带,西起程庄镇的申集村,东至城关镇甘庄村,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2-4公里。延商丘干渠呈西北东南走向。面积近3万多亩,林内木本植物共计有12科27属64种,全部为栽培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6属7种,被子植物10科21属57种。申甘林带主要为人工栽植植被。人工森林植被的主要类型为落叶阔叶林植被,在森林植被下层,分布少量的草丛植被。 生态廊道:打造功能多样化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民权黄河故道国家生态森林公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林场转变经营理念,调整经营方式,把原来以生产木材为主转变为以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为主,把原来利用森林获取利用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大力调整树种结构,把原来以生产木材为主的杨树、泡桐逐步更换成优质乡土树种和观赏性较高的珍稀名贵树种,如:银杏、美国红枫、苦楝、紫荆、杜仲、皂荚、榆树、椿树、大叶女贞、百日红、千层木槿等。目前,民权林场已建成各类生态纪念林七处,国家种质基因库三处,园中园的“千树园”项目正在建设落实中。
领导调研廊道建设工作
近年来,民权县委、政府科学决策,提出了“黄河故道生态走廊”建设构想,明确了“一廊连两园、一线牵多点、一带连全境”的大格局。以申甘林带为核心,以鲲鹏湖、秋水湖、龙泽湖组成的国家湿地公园为重点,着力打造连接湿地公园和生态公园的绿色廊道,并计划沿黄河故道两侧再造面积约3.6万亩的生态林带。
2015年,民权申甘林带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生态公园, 又获评“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称号。申甘林带的“绿色效应”不断惠及周边,民权县已成为全国艳羡的“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健康小城”。 现在的申甘林带成了旅游观光胜地和“天然氧吧”,每到假日游人如织,人们信步其间,感受平原森林生态之美。
下一步,政府将利用申甘林带国家生态公园这个平台,将其打造成集旅游、休闲、度假、科普于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生态服务。
林下经济:“小蘑菇”做成了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贫困村的蘑菇产业
近年来,程庄镇充分利用申甘林带广阔的林下土地资源优势,把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产业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牛鼻子”,坚持投资引商培育产业,壮大规模建设园区,发挥效益助力脱贫,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带贫效益“三轮驱动”。
目前,程庄镇产业园共建设林下食用菌种植大棚1932座,辐射带动程庄镇13个贫困村2752户贫困户及周边3个乡镇4个贫困村1173户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把“小蘑菇”做成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大产业”。2017年12月,该项目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认定为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增补项目(I类)。
下一步,程庄镇将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借鉴先进经验、创新产业模式、加大技术培训,带动全镇农户在庭院、房前屋后种植食用菌,为实现全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商丘市委书记王战营在全市生态建设大会上指出,既要算好发展的“经济账”,又要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一棵树就是一台吸尘器、一台制氧机、一个净水系统,一片林就相当于一个天然氧吧、一个蓄水池、一个储水库,也是人民群众的“钱库”和“钱袋子”。(记者 尚海东 实习生 孟学君)
本文来源: 林业网
20.04.2018 08:39
河南民权:三代接力,黄河故道筑“绿色长城”
每逢植树节,造林人倍儿忙。林业网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