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民国时期文献保护暨整理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

17.06.2015  14:46


  2015年6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以下简称“国图社”)联合主办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暨整理出版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利、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张奇伟、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方自今出席会议,北京地区各主要图书收藏机构代表,以及来自北大、清华、北师大、南开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刘利在致辞中指出,“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是继“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之后的又一个重大工程,其成果值得充分肯定。陈力介绍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相关情况及主要工作。他指出,“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目前进行的主要工作有四项:一是进行民国文献的普查,二是整理出版和文献数字化,三是进行原生性保护工作,四是开展海外文献的征集工作,目前已经出版的“对日战犯审判系列丛书”就是此项工作取得的成果。方自今阐述了自己对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的认识。他认为,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的紧迫程度和重要程度要远远大于古籍的保护,再生性保护要优于原生性的保护。他还就国图社民国时期文献整理和出版情况做了详细介绍。方自今还向与会专家介绍了目前国图社正在进行的两个重大项目:一是《民国文献类编》,二是《民国文献总库》。前者集中了10余家馆藏,收集4000余种图书,经过严格的查重,是各个图书馆尤其是缺少民国文献藏书的图书馆的基本藏书,得到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的大力支持,并列入“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成果;后者是为更加方便学者利用而推出的数据库,收录民国时期图书、期刊、报纸、档案等,目前推出的部分主要是图书,已经征集到13万种图书,第一期已经上线5万种图书,2016年将达到15万种,图书种类将大大多于Candle和国图的民国文献数据库。北师大图书馆古籍特藏部主任杨健介绍了该馆民国文献馆藏及整理情况。国图社张颀对“民国文献总库”进行了介绍和演示。

  与会专家学者对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交流了看法,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要进行民国文献的全面的摸底工作。各位专家一致认为这项工作应该由国图主导来做,各个馆之间要协调统一。首先要编制普查目录,可以按编进行,同时还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以方便信息提供及共享利用。二是避免文献的重复建设问题。现在很多机构和单位都在进行文献数字化,但很多数据库中的文献是重复的。这个问题亟需。三是制定文献数字化标准。各个收藏机构都会有一些特色的藏品需要数字化,社会上也开发了不少数据库的产品。产品标准化将有利于今后的资源开发及资源配置。四是要进行海外民国文献和民国外文文献的普查整理工作。此外,与会专家学者还就一些具体方面的文献开发整理、图书宣传推介等工作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