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尖点墨 案头山水

07.01.2015  10:04

      书,当趣读。打点好生活,装饰好气氛,一本书读来,总更有滋味。

 

      读手上这本《南画十六观》,便要有这些情趣。配一盏龙井新茶,婉转香涩;配一曲广陵绝响,空谷放旷;再配一枝素色瘦菊,清雅孤芳,然后翻开这厚厚的一本,霎时墨香袭来,便仿佛穿过光影与时空,得以历经几百年前的山川与尘世。

 

      朱良志通过赏析元代以来16位代表性绘画大家的作品,展开了文人画“真性”问题的思考,探讨画作中体现的“生命真实”。作者通过图像与文字的互勘,为泼墨备注,为勾描做解,品读画者的生命思考,引人进入画家笔下澎湃而细腻的精神世界。跟随着那笔腕力道,遥想当年一物一景,赞叹于文人画家蕴于丘壑之间的情怀,体会其点墨线条中的欲说还休,试图破解那纸脉纹理内关于生命的睿智表达。

 

      读书赏画,我常常臆想当年景致:或是幽涧寒松落,或是庭内桃花雨,星星点点南飞雁,一块通灵五彩石,感慨艺术大家们观察之细致入微,下笔之气韵传神。视觉符号最易让人身临其境,将眼前看得明明白白,但少了文字对情感的调度升华,也最容易令人观则观矣,却停留在画面的线条布局,失了更内化的思考和对画者意图的探究。朱老此书,便是由此处着手,提醒画外人去体验画之“真性”,去品味画作通体的灵性与味道。

 

      赏画,亦如念诗听曲,画中其实亦有辞藻意思,节拍韵律。《南画》语言古风袅袅,却浅显易读,毫无绘画基础亦能领会朱老要旨。作者配画引据,常有辞赋小令,引为注释,为画作平添几分诗意;又时以曲调作比,调度读者通感,更令人身心投入。

 

      书页翻过,画卷铺开,我曾登上黄公望笔下浑然厚朴的层峦叠嶂,做一回那九峰雪霁时,绝尘世俗外的清净高人;也曾随梅花道人一同,泛泛沧波,交往沙鸥,钓一尾戏水浅游的四腮鲈鱼;曾为沈周笔下那只不忍离去的鸟儿清泪满面;也曾面对金农那一个破盆,一团绿植啼笑皆非。虽无丹青知识,却也可浅尝墨水趣味。

 

      然《南画》并非画册,朱老对于画作毫末技法着墨甚少,却耗费大量心血交待画者文化背景及哲学倾向,试图带领读者赏玩那一树一花之外更为丰富的精神表达。

 

      文人画师临景摹物,画的却是点点情思。画山,画的是山与人情感的共鸣,表现庄严世界那份融合圆满;画舟,画的是风波中的飘荡生涯,感叹人生际遇的漂泊无根;画孤亭,画的是“无事无事,石上坐看云起”的高洁脱俗,画大天大地中,萧林古木下,孑然一己与荒穹碧落的对谈;画落花,画的是情系一草一木的生死反复,捧出一颗心来亲和世界、关怀人间。

 

      研读此书,总有感于古人那朴素却通透的自然之观,常叹古人智慧的源头大抵总离不开这潇洒世界、朗朗乾坤。“一窗灯火夜千年”,于不眠之夜,草亭孤灯下思索的却是千年之事。山居,则混迹天地,参悟渊静中包含万有;渔隐,则乐在江湖,悠游浊浪中能享其安;植花,则喜其烂漫,浓妆艳抹为生命而歌;弄墨,则恣意戏谑,人间烟火处荒唐一生。那些至情至性,那些对生活的彻底了悟,融在了子久巍然的仙山中,吴镇浩淼的青波上,石涛斑斓的花蕊里,徐渭屋角的葡萄藤处,令人观之而动容,思之而同感。

 

      不得不说,朱老对于南画的诠释是禅意的,他以“乞儿唱莲花落”形容文人画大师——不少传统文人画大师心中都住着这样的“乞儿”,他们见世人所见,却体悟着世人所不察的情绪。他们对于自然有着稚子般的好奇与执着,纵然一池萍碎,紫陌香销,他们仍画着心中不落的莲花,那是他们生命真正的安顿。

 

      佛语云:“佛不说,让世界说,满目青山,都自在说。”正是在这“让山是山,让水是水”之间,文人画大师们已完成了他们对于自然一次最虔诚的祝祷,眼中有大景致,笔下有大气魄,心中有大开合。读文赏画,我们感叹于岁月变迁下的物是人非,也怅忆那泛黄画卷中所绘出的生命觉决。

 

      朱老用十六位大师的作品,十六个观照点,引导读者斩却脉脉流水,截断婷婷流云,拨开层层迷雾,斥退八面来风,穿透泛黄的画册,进入彼时彼刻的时空,反观内心,更省性情,让这原原本本的宁静天地、绝对时空,荡涤浮躁的灵魂,体验生命与自然的相连相通,谐和隽永。

      们是画家,亦是智者,传世的画作已为珍品,价值连城。然而,画作所诉说着的,那对于天地的一片赤子之心,那山水花鸟之外的生命情趣,那参透自然的人生思考,却更是他们至珍至恒的宝贵遗产,若能为世人所感所习,则更为当今之幸事。

 

      编者按

 

      浩瀚五千年,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留下了数不尽的精神宝藏。国学就是其中最为闪耀的文化瑰宝。它是中国经典文化的历史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丢之不得,弃之不可,不但要继承发展,更要认真学习、熟知和理解。

 

      如今,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社会范围内广泛兴起了“学国学”“品国学”的热潮。许多国学大师也纷纷就经典国学著作加以推荐。

 

      开卷版特别策划,对当下系列经典国学图书加以介绍,希望读者从中汲取闪耀千古的思想结晶、文化精髓。

(h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