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试验区生态与经济的双赢之路
风起沙扬,30多年前,曾经的海雀毫无生态可言,土地贫瘠,村民贫穷得一家人同穿一条裤子。
在外国专家的眼中,毕节是一个“不宜人居”的地方,而海雀与穿岩,直接连“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都没有”。
1984年,老支书文朝荣痛定思痛,带领海雀人奋起种树。
30多年过去,海雀村的森林覆盖率从不到5%变成超过70%。
穿岩的过去,“连个雀子做窝的地方都找不到”,生态的恶劣可见一斑。
1988年,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三大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建立。大方县委、政府抓住国家在西部实施退耕还林的历史机遇,将穿岩村作为生态建设试点。28年过去,全村森林覆盖率从当年的18.6%提高到2015年的近70%,如今的穿岩山披绿缎、四季花香。
付出总有回报,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和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海雀村还被命名为“全国绿化千佳村”、“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海雀和穿岩,切合了“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成了毕节生态建设主题试验的典范之一。
为了生态,乌蒙大地涌现出了一个个植树造林的英雄。
为了植树造林辞去乡党委书记的金沙县杨明生,种一辈子树并全部捐献给国家的大方县高店乡农民胡索文,带领全寨苗族群众种树8000余亩积劳成疾的大方县兴隆乡农民项德祥,带领乡亲种下了万亩杉林的大方县六龙镇女能人李淑彬……
类似这样的实践在毕节比比皆是,这些以点带面的试验,有力地证明了深化“三大主题”的重大意义,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期间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把提出的行动计划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如何加强生态建设,并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毕节的广大群众和干部一直在探索。
1987年,原毕节地委书记禄文斌提出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地坎种树、搞坡改梯系带子;坡地种牧草、绿肥铺毯子;山下大办乡镇企业、庭院经济、多种经营抓票子;大田大坝改造中低产田土,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收谷子”的“五子登科”模式,与1988年成立的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主题高度契合,得到了全面推广。在毕节试验区的广袤大地上,“五子登科”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宏伟画卷。
2015年,毕节市委书记陈志刚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提出了“新五子登科”理念:“山顶种植松杉柏带帽子、山腰种植经济林木系带子、山下抓结构调整铺毯子、富余劳动力务工挣票子、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盖房子”,这种立体生态建设模式,实现了山、水、林、田、路、房的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筹兼顾。
从“五子登科”到“新五子登科”,毕节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的战略思路,把“生态建设”作为党委政府的核心工作之一,正确处理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
这样的跨越显而易见,1988至2015年,全市森林面积从601.8万亩增加到1935.03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4.9%增长到48.04%、森林蓄积量从872万立方米增加到2600万立方米。
毕节干群的努力,赢来了生态的巨大变化,得到了国家的认可。2013年,国务院批复毕节市为“生态文明先行区”;201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将毕节市列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2015年,国家发改委、林业局将毕节市列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林业局先后将毕节市命名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石漠化防治示范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示范区”。
生态好了,就有了发展的资本。
如何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发展之中,毕节作了有效的尝试。
那就是把生态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农民增收致富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推进森林资源培育、特色经果林、林下经济、森林生态旅游、林木种苗与花卉、林产品加工等六大林业产业发展,统筹推进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围绕“生态美、百姓富”目标,同步实现生态改善和民生改善。通过整合林业、扶贫、畜牧、移民等相关项目,采取引资开发、合股经营、部门扶持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经果林和林下经济,开发绿色食品,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出了中国“核桃之乡”“樱桃之乡”“天麻之乡”“竹荪之乡”等品牌。
今年以来,全市完成营造林176.52万亩,其中完成特色经果林68.63万亩,发展林下经济共利用林地面积124.48万亩,实现产值33.13亿元,带动农户20余万户。
除了特色经果林和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生态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日益凸显。
国家5A级旅游景区百里杜鹃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
百里杜鹃普底乡迎丰村63岁的黄家龙,不愿享清福,义务在村里帮衬乡亲发展乡村旅游。黄家龙说:“迎丰村形成‘户户农家乐、寨寨果蔬香’的乡村旅游新格局很有必要,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致富奔小康就能早日实现。”
迎丰村依托乡村旅游,在全域景区化的推动下,和附源、化哪、永兴、桥头、凉井等多个村寨在一夜间“破茧成蝶”,走上了一条旅游致富的新路子。
“十二五”期间,百里杜鹃直接从业乡村旅游人员达9300余人,农家餐馆和农家旅馆户均纯收入达9万元,农民旅游收入从180元增长到3800元,旅游综合收入从不足2亿元增加到40多亿元,通过旅游扶贫净减少贫困人口2.1万人,农民人均收入从8年前的1970元增加到2015年的7004元,景区4个乡两个管理区全部减贫摘帽。
生态成了毕节的经济新增长点,两者实现了“双赢”。
今年上半年,毕节市依托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市级森林公园及4个县级森林公园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累计接待游客556.08万人次,森林旅游收入达27.50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