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明年将推广母婴关爱室 市总目前已建20家 未来在大型商场、公园、机场、火车站等地铺开

17.12.2014  15:29

以前带宝宝出门太麻烦。现在有了这样一间小屋真是太方便了。”新妈妈刘女士说。昨天上午,在蓝色港湾M层看到,全市工会女职工干部正在参观这里新设立的母婴关爱室。明年,市总工会将重点在大型商场、公园、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地铁站和医疗机构等公共场所设立母婴关爱室,缓解职场妈妈的哺乳尴尬。

这间母婴关爱室位于蓝色港湾M层儿童城的电梯旁边,5平方米的屋内摆有柜子、椅子和婴儿台等设施,墙壁上还贴有母婴知识宣传图。“母婴关爱室是前不久建起来的,起初还担心没有妈妈来光顾,造成日常使用率不高。”商场代表张晓华说,但是运行一段时间后,每天中午的使用率较高,尤其到周末甚至需要排队。到洗手间偷偷挤奶,在商场里四处找母婴室,这样的尴尬遭遇新妈妈不会再有。

早在今年初,市总工会就牵头在全市各企业、工会服务站里设置了“妈咪屋”,目前已建有350家。市妇儿工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给出了一个数据,0至6个月的婴儿,母乳喂养率达到了70.1%。可见,哺乳妈妈普遍对使用母婴室有刚性需求。然而在商场等公共场所并不多见。

通过走访中发现,京城各大商场内大部分尚未设置专门的母婴室,为哺乳妈妈提供私密哺乳空间。咨询商场服务台时,“还不具备条件”是最常听到的答复,很多工作人员甚至对母婴室还不太了解。

母乳喂养单靠妈妈的坚持远不够,还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母乳喂养专家委员会负责人介绍,翻阅相关法律法规发现,《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要求有哺乳婴儿5名以上的单位,应逐步建哺乳室;《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要求,妇女哺乳期每天可安排1小时哺乳的时间。

然而,现实中能达到这样标准的不多。北京市总工会女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实行,企业、公共场所建立母婴关爱室很有必要。明年将达600家,后年达1000家,为哺乳妈妈解决外出难题。

附件列表: 本文编辑:宣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