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容又短命”铁牛何时不露宿
张福林拆卸下农机皮带后,搬进室内存放,避免暴晒。
机库狭小,农机只能停进发动机那头儿。
几场春雨过后,农机链条上已满是锈迹。
当城里人发愁为自己的爱车寻找停车位时,京郊农村的农机大户也在为大型农机缺少机库而担忧。这些“大块头儿”下田干活儿时间短,在家歇着的时间长,经不得风雨,相比家用小轿车更显几分“娇贵”。由于农机具缺少安身之地,大都露天存放,日晒雨淋,极易生锈老化,缩短使用寿命,成为合作社理事长和农机大户的心病。
机库难建难在钱缺地紧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别人都盼着这两天能多下两场春雨,可张福林却整天为下雨担惊受怕。老张是北京福源广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刚一迈入春天的门槛儿,他就整天关注着天气变化。
“我们合作社有大小农机具15台套,由于没有机库,全都露天存放。”说起机库,张福林有一肚子苦水,“这些农机具长时间日晒雨淋,油漆脱落,尤其是链条和割台,几场春雨下来就会生锈,如果这样一直淋到三夏、三秋,不知到时候还能不能使用?”老张的担忧很多城里人可能理解不了,城里的汽车大都露天停放,这农机具怎么反倒娇贵起来?
其实,这些农机具只是季节性使用,小麦收割机一年一般只工作7至10天,玉米收割机一年也就工作两三个月,其他农闲时间搁置不动。常言道:人闲懒、车闲散。经常歇着的农机本就比经常使用的汽车故障率高,加上很多零部件都裸露着,链条、割台怕雨淋,皮带、轮胎等怕暴晒,这样风吹露宿的,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农机售价不便宜,零配件价格也不低,小小一根链条,便宜的百八十块,贵的要几百元,割台就更贵了,价格在8000元至1万元左右。
“钱还是小事,关键是耽误农耕!”张福林说,每年春耕、三夏、三秋时,不少农户都是一早就来堵门等候老张他们去进行农机作业,在老张看来,这是一种信任,要是作业过程中因为机器故障耽误了农活儿,坏的是口碑。老张叹口气说,如果有机库,在农忙时,他们就可以利用阴雨天在机库里修理、保养农机,晴天抓紧时间作业。现在没机库,农机一旦出现故障,只能等好天儿时维修。
前段时间的那场春雨,就把张福林两口子折腾得够呛。为了春耕,他们提前备下了不少机滤、链条、皮带等配件,都是不能挨淋的。下雨时,两人正在外忙着耕地,临时赶回家收配件,一通慌乱,总算是都搬进了自己住的屋里。现在床下、墙角、柜子旁摆的都是各种配件。
八成以上配套设施不全
和张福林有着同样遭遇的农机大户不在少数。部分合作社虽然有机库棚,农机暂时逃过了露天存放的命运,可随着大型农机具补贴的不断增加,合作社农机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原本够用的机库也开始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有的农机合作社为了在有限的机库里多停放几台农机,只好把发动机那头儿停进机库,另外一头儿露在外面。
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随着国家及市政府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使本市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据市农业局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157家农机服务组织在工商部门注册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3550户,从业人员1622人,服务农户数量达到7.9万多户。这些合作社共拥有农机具4975台套,农机装备原值总额近3.17亿元,平均每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装备原值225万元。每年完成机耕、机播、机收及其他机械作业面积共245万亩。
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合作社农机装备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大部分合作社机具数量和机具配套能够满足作业服务需求,但办公场所、“三库一场一间”(机库棚、配件库、油料库、农机具清洗场、维修间)配套设施建设水平滞后于农机装备发展水平,80%以上的合作社配套设施不完善,机库棚不能满足机具停放的要求,大型机具露天存放比较普遍,严重地影响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技术状态和使用效率,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与规范化建设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铁牛露宿遭受风吹雨淋
为解决农机具停放难的问题,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扶持机库棚建设。但是,机库棚不够用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农机合作社。机库棚难建到底难在了哪儿?
“钱缺地紧是迈不过去的门槛儿。”说这话的是80后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小许。大学毕业的他,正赶上国家扶持农机化发展的好时机,小伙子辞去城里工作回村从父亲手里接过了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班儿,一心想着大干一番,却被建机库这道门槛儿给拦住了。
“从四五年前我就开始琢磨建机库的事,可都没找到解决办法。我们合作社现有40多台套农机具,因为没有机库,只能盖块布露天放着。”一谈到这个问题小许就郁闷。他身边有些农机合作社就因为建机库的土地性质不对,新建起的机库成了违建。因此,小许对这事格外谨慎。为解决机库建设用地,他认真查看过各种文件,也向有关部门咨询过,可都没得到可行的办法。跟村里协商租地,也没有能建机库的地;想在自家院子里盖机库不现实,农机多是大块头儿,庭院那点地儿根本不够用;可要在开发区租块地,经济上又负担不起。小许摇摇头说:“我们镇的开发区租地价格每亩20多万元,合作社里的农机都摆放下至少需要5亩地,光租金就要100多万元,再加上建机库每平方米也得要1000元左右,实在不敢想。”小伙子今年本打算再买进3台拖拉机和2台收割机,可因为存放问题,不得不放弃了。
多管齐下方能“入住”有盼
要搁以前,这样的问题还真不是事。以前在农村,农机是个稀罕物件儿,村里能有个一两台,都放在村机务队的库棚里。但近几年,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合作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与之相伴的农机具数量与日俱增,机库问题日益凸显,合作社将农机具露天存放实属无奈之举,也不是长久之计。
对此,中国农机化协会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分会秘书长温芳介绍说,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已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增加机库棚建设财政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机库棚建设难题。然而,在寸土寸金的北京,相比资金问题,用地指标则是更大的难点。“国家现在出台了一些合作社机库棚用地政策,但这些政策大多没有实施开来,部委的文件在基层没有配套的实施细则,难以百分百落实好。”她建议说,区县可以通过“一把手”负责制度,来统筹协调农业、国土等相关部门,共同协商,搞好农机具及配套设备的库房建设用地规划,为农民、合作社机库用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机库建设的扶持力度,可采取政府补贴一部分、银行贷款支持一部分、农机合作社自己再出一部分的办法,多方筹集资金,为合作社搞好机库棚建设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