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美女坚守奋战的26小时

29.08.2016  20:05

一个多月前,北京经历了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7·20”特大暴雨过程,全市平均降雨量210.7毫米,降雨总量超过了2012年“7·21”特大暴雨过程。房山区气象台台长宋歌想起那场雨眉头一紧说道,“那两天真是既漫长又揪心,生怕眼睛眨一下就错过回波动态的蛛丝马迹。

宋歌,2005年大学毕业后到房山区气象局工作。第一眼见到她的人都会用“亭亭玉立”、“弱不禁风”来形容她的外貌,但这位看似柔弱的漂亮姑娘,工作起来却是雷厉风行。

在房山局工作的11年间,她通过不断努力,从初入社会懵懂的学生,蜕变成今天沉着冷静应对每一次天气过程的区气象台台长。2008年奥运会期间,被借调到北京市气象局参加奥运会气象服务保障。面对这一切,她谦虚地说“都是因为赶上了好机遇。

刚参加工作的宋歌内心多少有几分忐忑,要将书本知识真正运用的实践中有不少问题。“她学东西很认真,业务工作上手很快。很勤奋,大太阳天到观测场进行集体劳动从不喊苦、不喊累。”曾带过宋歌的老师,房山区气象局业务管理科科长赵松说。

起初,宋歌负责气象观测工作,由于局站分离,每次观测都要经过很长的一段路到达观测站。后来逐渐开始独立值班,并开始天气预报的制作。“工作努力”、“待人和善”是同事们对宋歌的一致评价。“她虽然是台长,但没有领导的架子,很多工作都和我们一起完成。”房山区气象台预报员范洋说。

7月19日17时,宋歌开始值夜班。当天上午房山区已经出现降水,房山区气象台提前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一直到夜间,雨势都如前期预报一样相对平稳,但宋歌丝毫不敢怠慢,“万一哪儿出现强对流,那就是大事儿。

房山区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大,聚集着数量众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7·21”期间,房山就是重灾区。因此,在此次过程中,房山区气象局从上到下保持警惕,早早就向区委、区政府和公众进行了提示,宋歌和同事不断对着电脑查看云图、分析数值模式预报。

值得一提的是,宋歌也经历了“7·21”。那是她到气象部门第一次经历那么大的雨,面对那么严重的灾情。在那之后,她意识到提升预报准确率的重要性,和同事们一起创新气象服务形式,优化气象服务内容。“有了那次的经验和教训,在应对‘7·20’过程中,从我个人到同事再到整个房山区气象局都更加有信心,有把握。”宋歌自信地说。

20日早晨,房山区雨势明显加强,部分监测站6小时降水量突破70毫米,暴雨预警级别由蓝色上升到黄色。随着雷达回波不断扩大,颜色逐渐加深,雨更是越下越大,暴雨预警一路升至红色。面对如此之强的雨势,本应该要下夜班的宋歌心想“关键时刻绝不能掉链子!”由于区气象局人员紧张,她顾不上休息,立刻又投入到应急值班的状态。

预警级别每提升一次,房山区气象局就要通过传真、微博、短信、网站、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发给区委、区政府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同时,还要实时发布降水量信息、天气情况等决策服务材料,并与防汛、应急、国土等部门密切电话联系。

宋歌心里深知房山区的地形热点,出现强降水极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山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必要马上再与区国土局联系,升级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宋歌一边盯着雷达回波,一边思路清晰地说。

今年入汛之前,房山区气象局与区国土分局加强沟通,了解房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最新情况,作为汛期气象服务的关注重点,选派专业人士对全区群测群防员进行气象知识的系统培训,增强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对灾害防御的意识。“有了‘7·21’的警醒,今年汛期每次强降雨过程,值班员务必与国土部门联系,告知降雨实况及天气形势,进行相关服务提示,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联合发布预警。”宋歌介绍。

发布、更新预警、监测回波、编写服务提示…… 从19日夜间开始,宋歌像个女“战士”一样和同事一起,大脑不停地的运转,双手几乎没有停歇,肌肉紧张到有些麻木。但得知区政府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果断采取人员转移等应对措施,全区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让连续作战26小时的她感到十分欣慰。

到了20日19时左右,雨势渐渐小了,大家都劝宋歌回去歇歇,因为第二天她还要值24小时的班。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工作,宋歌整理好手头的工作,和同事做了交接,赶回家休息,临走时还不忘叮嘱同事“如果有什么事儿赶快给我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