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宣讲会在我校举行

31.10.2014  19:45

10月29日上午,由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办,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承办的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宣讲会在天工大厦召开,来自相关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代表100余人参加此次宣讲会。

 

宣讲会前,副校长孙冬柏、校长助理王戈同欧盟驻华使团科技参赞薄思睿进行了会谈。随后,王戈陪同薄思睿参加宣讲会。

 

会上,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欧洲处处长董克勤致欢迎词,欢迎欧盟积极加强与中国的科研与创新合作,希望中方相关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欧盟“地平线2020”的申请,在已有合作基础上继续探索,促进中欧科技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薄思睿重点介绍了中欧科研与创新合作新的契机,即“地平线2020”计划。该计划是欧盟研究与创新资助计划,用于补充结构基金和教育领域基金,资助对象为工作计划明确的第三类国家,欧盟认定为至关重要的参与单位以及双边科技协定中确立的科研单位。他特别强调了与中方的合作,并相信有了中国的参与,对于双方都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欧洲在华科研人员中国区域代表Jacques de Soyres对EURAXESS进行了介绍。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欧洲处夏欢欢介绍了中国国家联络点服务平台和目前中国已有的联络点。瑞士Eurelations Andrea Degen介绍了如何寻找欧方合作伙伴。希腊国家研究与技术基金会Epaminondas Christofilopoulos介绍了欧盟“龙星”项目。最后,参会人员就如何申请“地平线2020”的相关项目、项目资助、最终科技成果所有权等问题与欧方代表进行了交流。

通过本次宣讲会,参会的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对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的项目申请、审批流程、资助方式等相关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

地平线2020”是欧盟最大的科研创新框架计划,7年总预算近800亿欧元。该计划在所有领域和行业都面向国际申请者完全开放,非常鼓励中国科研学者、企业和研究机构与欧洲合作伙伴结成团队,充分利用欧洲提供的优质研究创新机会。此外,2014年度项目征集公告中,部分课题明确提出与中国合作,例如食品、农业、生物技术、信息通信技术、能源等。中国已经成为欧盟在研究创新领域最关键的国际合作伙伴之一。中方申请者可以和其他新兴经济与工业化国家同行申请者一样,按照同样的条件和财政规则,参与并获益于欧洲的研究创新能力。总体而言,“地平线2020”的国际合作战略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更主动和更平衡的方法,在拥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双赢合作。 

计通学院党委书记黄武南、副院长宁焕生、苏栋和部分师生代表也参加了宣讲会。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