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西安,丝路源头迈出的绿色步伐

30.03.2015  12:36
   编者按
  
  作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西安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通过“创森”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实现天蓝、水碧、地绿的美好愿景。
  
  两年来,西安“创森”如何谋划布局,城市面貌发生了什么改变,百姓享受了怎样的成果?为全景展现西安“创森”的亮点,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推出“陕西省西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系列报道”4篇,敬请关注。
  
  西安,这个历史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都,一砖一瓦,历史无处不在。
  
  西安,这个站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上的魅力都市,一草一木,活力无处不在。
  
  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西安迈出绿色步伐,为高标准打造丝路新起点助力,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让这座历史文明之城呈现出新的魅力和精彩。
  
   携手前进 全市上下为绿而战
  
  绿色,早已成为西安城市发展的主色。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曾表示:“要实现转型升级,西安必须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坚持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打造‘西安经济的升级版’。
  
  在市委、市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下,西安动作频频,相继启动实施了“大水大绿”、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绿化工程,开展了“绿满西安、花映古城,三年植绿大行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较2006年增加5.3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增加了6.4%。
  
  2013年,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快的西安再次加速,将新目标指向国家森林城市。
  
  通过调研,西安结合市情,提出了“水韵林城,美丽西安”的建设理念。通过“创森”,西安要让东有浐灞广运潭、西有沣河昆明池、南有唐城曲江池、北有未央汉城湖、中有明清护城河的“八水绕长安”盛景再次重现。为此,“创森”成为百万市民期盼、决策班子主抓的重要工程之一。
  
  “创森”工作启动后,西安市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有关部门和区(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森工作领导小组。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多次调研环山路绿化、幸福林带、秦岭生态保护等项目建设。市长董军先后到浐灞生态区、航天基地、未央区等区(开发区)专程调研森林城市建设进展情况。每年植树节,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在领导干部的带动下,全市“创森”氛围浓厚,市级各部门分工明确,持续发力。市容园林局重点加强城区绿化,市林业局大力实施郊区绿化工程,市交通局以道路绿化为重点,市农委持续推进七大特色经济林果产业基地建设,市水务局扎实开展河流水系绿化,市旅游局以国家A级景区的培育创建为抓手……部门之间各司其职,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
  
  号令一声,千军齐发。2013年,西安“创森”全面铺开,全市上下形成了城乡互动、区(县、市)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新机制。一时间,“创森”成为西安最热的词汇,播绿成为西安最美的行动。
  
   统筹协调 十大工程绿遍城乡
  
  绿色,正成为西安“山水之城”的底色。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西安邀请专家团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编制了《西安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描绘了城市发展的行动图。
  
  “以《规划》为纲领,西安通过着力开展城区增绿、乡村绿化美化、台塬坡面绿化、绿色廊道、都市水源涵养林保护、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建设、林业产业富民、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森林资源安全能力建设十大重点工程,全力构建‘一屏、三轴、五环、十块、百廊、千点’的绿化主体框架。”西安市林业局副局长任新昌介绍道。
  
  十箭齐发,西安人拿出西北人骨子里的韧劲,通过短短两年的努力,深入推进十大工程,“创森”工作呈现出可喜的成果。
  
  城市面貌大变样。创建以来,西安市城区新增绿地1396.7万平方米,22座公园建成开放,建设绿地小广场176处,立体绿化279处,绿化城区道路206条,防护林带426.05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大树大绿的城市综合绿地系统。
  
  郊区环境大改善。全市共完成造林绿化19.3万亩,已有289个村庄建成绿色家园,对1万多公里道路进行补植补栽,河堤堤顶及护堤地绿化2.02万亩。全市新增湿地1.44万亩,形成生态水面6524亩。
  
  水源生态大提升。通过对全市689.38万亩森林进行科学管护、在秦岭山区营造生态林经济林等方式,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不断提升,有效地确保了西安城市水源地的生态安全。
  
  林业产业大发展。全市以建设七大特色经济林果产业、苗木花卉产业、野生植物培育等基地,发展专业合作社、林产品加工经营产业、森林生态旅游和涉林特色产业为抓手,促进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014年,全市林业和农业特色经济林果产业产值达125亿元。
  
  随着十大工程的推进,林水相依、林山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空间格局正在形成。
  
   全民动员 爱绿护绿根植人心
  
  绿色,已成为西安市民最爱的景色。
  
  “创森”两年来,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全体市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被唤醒,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感染着西安市民。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态红利的享有者也应该是生态建设的行动者,随着“创森”的推动,植绿、爱绿、护绿的文明新风已逐渐根植人心。
  
  2014年,西安全民绿色行动热潮不断。
  
  3月8日,由西安市创森办、《西安晚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创建森林城市 建设美丽西安”大型植树活动在洨河公园拉开帷幕,1000多名市民参与其中,为公园营造出别具一格的绿色风景线。
  
  3月9日,2000余名志愿者为了“父亲山”常绿,为了八水长流,为了后代子孙的永续发展,开展了“感恩秦岭––我为秦岭植棵树”生态文化宣传活动,在秦岭山坡上栽植下雪松、油松、紫薇、大叶女贞、杨树等树种3000余棵。
  
  3月1日-20日,共有90余万中小学生参加了西安市教育局开展的“相约春天,共植希望”的植树节主题宣传活动。
  
  宣传活动多样、形式多变,大大提高了市民对“创森”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借助公益广告、新闻媒体、网络平台、新闻发布等平台,大力开展“创森”宣传活动,通过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契机,面向全社会宣传营造关注森林、关注生态、关注林业的良好氛围。据统计,西安市共张贴“创森”宣传标语8467条、竖立大型立柱宣传牌21面、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活动120余次。
  
  在全市共同努力下,“创森”两年来,西安城市道路的树多了,城区公园增加了,河道景观提升了,绿色产业发展起来了,人们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如今,站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上,西安古城正爆发出绿色能量,面向国际奋力奔跑。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作者:赵侠 任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