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森工全面推进“科技创新驱动战略”

28.10.2016  09:08
以科技创新保生态促转型惠民生
黑龙江森工全面推进“科技创新驱动战略”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省森工林区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进入了关键时期。如何适应新常态、施展新作为?省森工总局吹响了“全面部署我省森工林区科技创新工作,动员森工上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森工实现振兴发展,建设创新型森工”的集结号。
   “十二五”科技创新成绩斐然
  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十二五”以来,我省森工林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科技兴林战略,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专项行动,全力推进以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科学技术普及、标准化建设和平台建设为重点的林业科技工作,谱写了森工科技工作的新篇章。
  “十二五”以来,森工系统共承担各级各类科技项目315项,累计完成科学研究项目157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93项,包括制(修)订标准61项;审(认)定良种7个;获得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110项等;示范推广科技成果69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6项。森工总局与中国林科院签订了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作为核心协同单位与东北林业大学共同创建了林下经济协同创新中心。
  围绕森工转型发展,通过实施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催生了一大批实用科研成果,在良种选育、资源培育、森林经营、林下经济等方面关键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包括杂种落叶松、红皮云杉、杂交榛等良种选育;优质单片黑木耳定向培育;规模化黑木耳菌包厂配套技术推广与示范;提高森工林区蜜蜂蜂胶产量技术研究等一批优秀科技成果。建成了国家林业局经济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牡丹江)、国家林业局东北食用菌(黑木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经济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黑龙江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迎春)等创新平台项目;建成了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在建“黑龙江省牡丹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黑龙江省雪乡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等3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突破了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瓶颈,基本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
   客观理性提出科技创新新目标
  森工系统清醒地认识到:与林业发达省份相比,我省森工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储备不够;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顺畅,科研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基层企业技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优秀拔尖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体制、机制创新有待进一步深化。
  因此,必须把思想统一到“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上来,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是森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统一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上来,充分认识加快森工科技创新,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需要;统一到“创新驱动是知识人才驱动”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上来,充分认识加快森工科技创新,是“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需要;统一到“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上来,充分认识到加快森工科技创新,是森工转型发展、建设创新型森工的需要。
  侧重应用技术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研究,提出了“十三五”科技发展新目标:着力研发转型支撑技术,为森工“4843”发展战略和实现森工转型“三年攻坚战”提供科技支撑。预计到2020年末,科技创新在森工林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成为引领森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力,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以上,科技贡献率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升,科技人才队伍和科研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标准化技术、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成果数量显著增加,科技综合实力达到全国林业系统先进水平。
   用体制机制保障“科技创新驱动战略”
  “十二五”期间,森工实现了大量科研成果积淀,结合森工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十三五”森工科技工作应在积淀成果的转化率上做足文章,真正实现科技创新对森工保生态、促转型、惠民生的战略驱动。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重点建设科技示范基地与园区。做好科学技术普及、培训,落实科技特派员创业政策。建立由林业专家、基层领导、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普工作队伍,培养一批精于业务、善于学习、乐于奉献的森工科普人才。
  夯实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改善科研基础条件,提升森工高质量创新能力。建立永久性大型林业综合实验基地,充分发挥科学研究、试验示范、科技推广和成果保存作用。
  以林区基层单位,尤其是重点转型企业的技术需求为导向,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技术服务平台。
  加快森工科技人才培养,提高科技队伍素质。培养一批中青年科研人才和领军人物,充实后备人才队伍,提高森工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以科研院所和林业院校为载体,加快基层实用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科研机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优化科研评价体系指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系数和权重。鼓励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作价入股企业,充分实现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
  抓好标准化和林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通过标准化提升森工整体生产水平、确保森林食品和一些林木制品的使用安全,通过标准化倒逼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完善。(赵辉 马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