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蹄疾步稳,中国迈入“法治+”时代

05.01.2016  12:15

      编者按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中国法治进程步履铿锵,留下了许多社会广为关注的“法治头条”。法治兴则国兴,来自中央的法治好声音不断发出;不畏困难不惧险滩,司法改革敢啃硬骨头;良法善治从点滴开始,民生立法加速度;打“老虎”拍“苍蝇”强制度,法治反腐强势出击;公平正义的粉丝越来越多,“法治红人”带来正能量;守护网络世界的青山绿水,“大法治”时代的““生活”越来越有序……今天起,本报推出“2015法治头条”系列报道,回顾2015年的重大法治事件,展望未来的法治之路。

 

      姚雯/漫画

  “修改得非常快、非常及时,对于像我这样计划生二胎的高龄妈妈,最期待的就是能够尽早依法孕育二孩,越早越安全……”2015年12月28日一早,说起刚刚修改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北京市35岁的姜女士滔滔不绝。

  此前一天,国家主席习近平签发6个主席令,公布了包括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在内的6部法律。年终岁尾,扑面而来的这股法治气息增添了几分新年的喜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元年”画上完美的句号,也唤起人们对于过往这一年的细细回味。

  这一年的第一天,习近平发表署名文章《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并从五个方面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工作部署。之后,他在各种场合频频提到法治国家、公平正义、反腐败、司法体制改革、守法等词汇,反复论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美好前景,敦促法治中国建设换挡加速。

  这一年,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等高层部署,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法治工作全面发力、蹄疾步稳,将依法治国的辉煌蓝图变成一幕幕生动的现实场景。

  良法才能善治。“更加注重对公民权益的保障,进一步厘清地方政府权力的边界”,2015年3月,立法法实施15年来首次修改,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自此进入“升级版”。食品安全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一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修订,百姓为之点赞;《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三十三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实现了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反家庭暴力法、国家安全法等立法先行,用法律制度消弭人们心头的恐惧感。

  折腾少一些,便利多一些。这一年,李克强总理多次指出,必须坚决纠正和治理“红顶中介”,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着力铲除滋生腐败土壤。

  “办证多、办事难”问题、“奇葩证明”、职业资格许可……为有效解决这些跟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中央政府这一年真是“蛮拼的”:取消一大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重拳治理“奇葩证明”等。中办、国办于3月印发规范权力清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各部门、各地方政府亦加快制定权力清单的步伐,纷纷为依法行政划定醒目“红线”。12月27日公布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进一步明确,对增加企业和公民负担的证照进行清理规范。正是在自上而下简政放权的实践中,“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政府理念深入人心。

  司法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落子。2015年初,习近平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国政法机关继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司法和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3月24日,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又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不公少一点,正义多一点。这一年,江苏、安徽等11省区市启动第二批司法改革试点,司法改革加速挺进“深水区”。从巡回法庭到跨行政区划法院和检察院,从立案登记制改革到检察机关启动公益诉讼试点,从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改革到工资制度改革,一系列改革举措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司法公信力。“把司法权关进制度的笼子,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人民心田,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3月,中央政法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为基层法官、检察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提供了“尚方宝剑”。11月,中央政法委首次公开通报5起相关典型案例,再次对干预司法敲响警钟。

  反腐,反腐,继续反腐。这一年,从年初杨卫泽落马到年底艾宝俊、吕锡文被查,从地方官员到“军中老虎”,从交通、房产等领域到金融证券机构,反腐不留死角,继续向纵深推进。“百名红通”1号嫌犯杨秀珠的胞弟杨进军被美国政府遣返,再次警告外逃贪官“法网恢恢”。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扎紧制度的笼子,让“不能腐”的堤坝越筑越牢,让“不想腐”的地基越建越稳,反腐治本又迈出关键的一步。

  从关键人群抓起,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和习惯。2015年2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一年,宪法宣誓制度开始实施,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守法;授权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维护百姓合理合法的诉权;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提高法律职业资格“门槛”,打造法治工作队伍“正规军”。

  法治,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改革发展的制度保障;法治,人民平安喜乐的“护身符”……当下中国已然进入“法治+”时代,2016年,必定有更多的“法治头条”传递出公平正义的信号。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