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恒心 实现梦想——孙其信在201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8.06.2018  09:20


坚定恒心 实现梦想

——在201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孙其信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远道而来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奥运场馆,举行201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本科毕业生致以热烈的祝贺。在此我也提议,请同学们把掌声献给今天在场地就座的以及没有到场的你们的家长,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也请同学们把掌声献给今天到场的以及大部分没有到场的全体教职员工,感谢他们的教育之情。

昨天中午我在西校区餐厅吃午饭的时候,有很多即将毕业的同学与我合影留念,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毕业季的氛围,感受到了同学们对母校的依依不舍。看到同学们洋溢着喜悦的笑脸,我也回忆起四十年前自己上大学的情形。1978年3月,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成为一名大学生,进入到甘肃农业大学学习。非常巧合,昨天中午在吃完午饭回办公室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位四十年前的校友,而他的女儿今天就在我们学校圆满完成了学业,在这里向他们致以诚挚的祝福。

大学毕业,是追梦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今年,共计2700多名本科毕业生,即将奔赴各自的岗位,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有65位同学选择到基层和西部就业。刚才作为毕业生代表上台发言的刘宜同学就是其中之一,她选择到革命老区陕西延安的志丹县从事基层工作,这既是一种光荣的使命,更是一个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正是他努力奋斗、追逐梦想的起点。

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13年以来,也从未停止追梦的脚步。时刻心系国家、胸怀伟大理想、不畏艰苦挑战,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农业大学的梦想就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成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目标,为此我们正在努力奋斗!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也都在不断追梦,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今天给同学们讲最后一堂课,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 追梦就要永不放弃——have a dream,never give up。

实现梦想,不能只靠空想,更需要实实在在地努力和付出。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学校有十位一级教授,这在全国高校中也处于领先位置。他们用自己不懈追求梦想的实际行动,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不断进步。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他们中的三位老教授追梦的故事。

情系祖国、坚守梦想的植物病理学奠基人—俞大绂院士

著名植物病理学家俞大绂院士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上世纪三十年代他从美国留学归来,直到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他依然坚守在校园的实验室里,冒着硝烟战火的生命危险,带领他的学生保全了清华大学农学院的实验设施,这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合并组建北京农业大学保存了极为珍贵的仪器设施。国民政府要派飞机接他去南京,他拒绝了;许多欧美国家向他发来聘书,他也拒绝了;他的母校美国依阿华大学也向他发来聘书,他还是拒绝了。他选择留在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他的梦想就是要为新中国的植物病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1951年,我国东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苹果腐烂病 ,300多万棵苹果树濒临死亡,在他的亲自主持攻关下,有效遏制了苹果腐烂病的蔓延,果树又重新恢复了生机。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学校还在国内率先提纯了赤霉素结晶,填补了新中国赤霉素研究和生产的空白。他在给一位学生的毕业册上写过这样一段话:识欲其博,事欲其专,思欲其勤,学欲其恒。一个“”字,向我们展现了俞大绂先生追梦的境界,那就是坚守!

游历祖国、扎根大地的土壤学科创始人—李连捷教授

在西校区老校门旁边,矗立着一位老先生的雕像,他就是中国土壤学的奠基人李连捷先生。他在青年时期就立志要走遍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实地勘察中国的土壤,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上世纪五十年代,西藏刚刚和平解放不久,为了亲自考察西藏的土壤,他冒着生命危险,两次赶着牦牛从青海进藏。现在有了青藏铁路和公路,乘坐火车或者开汽车尚且需要数个小时,当时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还要承受高原缺氧的痛苦,忍受恶劣气候的折磨,为了清楚地了解中国的每一寸土壤,为了世界屋脊的农牧业更好地发展,李连捷先生走出了一条脚印坚实的考察之路,更走出了一条通往他青年时期立下宏伟志向的梦想之路。

吨粮田里的“马扎教授”——王树安教授

曾经有一篇报导,把我们学校的一位教授称作“马扎教授”,他就是有着北方“吨粮田之父”称号的王树安教授。为什么称他“马扎教授”呢?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完成了黄淮海地区沧州盐碱地初步治理后,王树安教授提出在盐碱地改良的基础上,在长江以北的河北省实现粮食亩产1吨的目标,对于当时粮食亩产只有300斤的平均水平而言,这的确是一个伟大的梦想。每年有两百多天他要住在村里,为了不影响回学校上课,要坐夜班车从沧州赶回北京。当时沧州还只有途经的火车,买不到座票,工作人员被这位大名鼎鼎的老教授感动,就送给他一个马扎。王树安教授回到学校上完课后,再带着马扎坐火车回到沧州。提着马扎上车,提着马扎下车,当地农民也由衷地敬佩他的这种坚持和毅力,称他为“马扎教授”。经过6年这样的往返奔波和艰苦奋斗,到了1989年,在吴桥县的盐碱地上真的实现了亩产超吨,实现了王树安教授的梦想。

同学们,我相信大家每个人都有伟大的梦想,也都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努力拼搏、不断前行。 实现梦想看起来真的很难,但其实又很简单,就是坚定一颗恒心。 蒲松龄先生曾经写过这样一幅自勉的读书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希望大家一直坚定恒心,不懈追求,共同努力,实现伟大的梦想!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