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筑梦人]“万人计划”名师刘庆昌(图文)
年过五十,课堂上依然激情飞扬;从教20多年,课前还是精心备课。在学生眼里,他是良师、更是益友;在他的心里,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这是农学院刘庆昌教授的写照。
刘庆昌,小时候出生在山东农村,那时候甘薯就是主粮。想考出去、跳出农门曾经是他的一个愿望。高考时意外的休克,让他与期待中的大学失之交臂,还是进了农学院。大学期间正是八十年代初,是一个理想斑斓的时代——他想过,要当陈景润那样的数学家,疯狂学习高等数学;想做一名好翻译,拼命地学习英语。他努力到什么程度呢?大学第一个期末考试,他高数考99分。那1分是从哪扣的?老师看着试卷说:不能有满分的。
“大学期间是走了不少弯路的,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农业、从事了教学,研究起了自己最害怕的甘薯”,刘庆昌回顾自己走过的路:人生就是这样,当理想与现实错位时,适应现实,既然已经无法后退,就要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人生的梦想总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从教二十余年,刘庆昌老师教学工作成绩斐然,他和他的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荣誉,他个人也先后两次获得教学“国奖”:2003年,首届高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设立,刘庆昌老师入选;11年后,“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评选启动,刘老师再度当选。
一
在刘庆昌老师看来,教学是“良心工程”。不难理解,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职责中,最难体现成果的就是教学。教学名师有什么秘诀吗?
走上讲台以来的20多年,刘庆昌老师心里始终有一种敬畏。讲了20多年的《遗传学》,直到现在每次上课前,他都要花超出课堂至少两倍的时间去备课。他说,现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普通遗传学》课程,也要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如果固步自封,只会误人子弟。他体会,任何一个学科都在发展。要把课真正讲好,一定要真正读懂、吃透内容体系、重点、知识点,“自己肚子里有东西,才能给学生讲明白、讲透彻”。如果照本宣科,只会让自己受累、学生厌烦。他开玩笑地说,感觉自己现在患上了强迫症,有时候在上课前,会有一种紧张感,生怕哪点讲不到位。也正是这种紧张,督促着他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素材。
听过刘老师讲课的学生,总能被他那富有激情的授课感染。学生评价刘老师的课:“讲课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特别投入,没有废话”,“刘老师的《遗传学》课程很生动,用一个生动的事例就将一个复杂难懂的遗传学问题简单化,很易理解掌握”,“他上课时,表情生动,喜欢在讲台下走来走去,一边讲一边做手势;声音抑扬顿挫,还经常停下来突然发问,与学生互动,使你不能不跟着他的节奏走。”面对同学们好评,刘庆昌笑解:自己生性嗓门大。其实不是,他嗓子也经常发炎,只是一到了课堂上,就把持不住,不由自主就提高分贝。
21年来,他教《遗传学》,从没有调过一次课,没有让他人代过一次课,更没有迟到过。有次在青岛开学术会,第二天早上有课,怎么办?他头天下午散会后,订了当晚的票连夜回学校,第二天上完课后再赶回会场。“我上的基础课,人数比较多,如果是因为我的原因耽误这么多同学上课,那不行”,“我始终觉得尽管我的水平不高,但我认为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负起责任来,就要努力备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堂课”。
二
教学素材从哪里来?刘庆昌老师说,教学和科研不是一对矛盾体。科研搞得好可以促进教学,丰富教学素材,教学搞得好,又可以支撑科研的理论基础。特别是讲专业基础课的人,不能脱离科研,必须以科研做基础,才能把课讲好。
刘庆昌老师也担着繁忙的科研工作。在他打小“怵头”的甘薯的遗传育种研究中,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甘薯细胞培养有效植株再生系、体细胞杂交体系和细胞水平辐射诱变体系,甘薯分子育种研究也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先后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荣誉,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在自己的研究或者指导学生科研,刘老师有一个要求学生都知道:一丝不苟。有这么个小故事:有次他问某研究生,研究项目做了多少次试验,学生不确切地回答说:“次数可能有……”,刘老师立刻打断话,一脸严肃地说:“‘可能’这个词不能用。在科学研究的问题上,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个试验,这差点、那差点,出来的结果可就差远了”。
言传之外有身教。有一次,刘庆昌对教材中讲述的一个问题有疑惑,为了弄清问题,一连几天他几乎翻遍了手头国内外有关的所有文献,终于彻底弄清了这一问题。他说,敢于质疑是推动科学不断前进的动力。他说自己“留学期间,导师严谨治学的作风和谨慎的科研态度,对我后来的教学、科研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自己成为导师以后,也经常鼓励同学们在科研上不要迷信权威,要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
同学们说,刘老师不仅是一个老师、更像一位好友。在同学们眼中,刘老师随和友善。他经常和同学们打羽毛球,但球技不好,输了也会“耍赖”。他也经常带同学们户外活动,和大家一起磨炼毅力——“毅力的磨炼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有年中秋节,他带着刚入校的新生带着月饼去爬香山,有同学爬不上去了,他就在后面鼓励,最终全班同学“会当凌绝顶”。他带领同学们去紫竹院做活动,活动结束后,他提议大家走着回学校,实在走不动的可以坐车。有人统计,走回来的那些同学后来大都读了研究生。
同学们有了心事,都逃不过刘老师那双“贼亮”的眼睛。在他担任班主任的时候,有个学生突然消极低沉了:学习不上心,做其他事业心不在焉。这被刘庆昌老师看到了眼里,通过谈话终于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是这个同学因为家境等原因想退学回家,帮助家里减轻负担。刘庆昌老师问他:你读大学是为了什么?你现在回去能做什么——如果回去反而会给家里增加负担、增添麻烦,不如在学校踏踏实实地学习,毕业后用能力和实力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他安慰同学,上学费用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们都会帮助你的。在他的劝解、激励和同学们的关心照顾下,这名学生走出了阴霾,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且走上了不错的工作岗位。
还有一位女学生,读到二年级的时候突然对专业不感兴趣了。刘老师知道后,以自己从没想过要当老师、没想过要从事农业尤其是从事甘薯研究的经历鼓励她:大学学的并不只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他还帮着学生分析退学后的种种可能,引导她:与其面对那么多不确定的因素,不如踏踏实实地把大学读完,最多以后不从事这个行业。这个学生听从了劝告,在大学里坚持了下来。毕业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理想的职业。她后来对刘老师说:如果不是您的开导,我现在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体力劳动者。
在他的心里,学生非常重要。他说:只有教师心里真正装着学生,学生才会喜欢你、拥戴你。
责任编辑:陈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