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做客“北大读书讲座”:我与文学

25.11.2014  17:41

        2014年11月21日晚,著名作家梁晓声做客“北大读书讲座”,围绕“我与文学”的主题,阐述了读书的意义,强调培养读书习惯的重要性,并以自身的阅读和写作经历为例,讲述读书对写作和人格塑造的影响。讲座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作家文摘》报社、北大“我们”文学社和北大国学社共同主办,近三百名师生参与了讲座。活动由图书馆副馆长肖珑主持。

          梁晓声以人应该具备人文故乡为切入点,阐述文学对人类的意义。梁晓声说,人文故乡是思想的摇篮,而文学是最伟大的思想成果之一。文学的意义首先表现在能使人成为优秀的人,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识字课本《三字经》《千字文》,还是国外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都给了儿童最初的人文教育。文学能为人解惑,培根的随笔谈到了人可能面临的一切问题,古罗马五贤帝之一奥勒留的《沉思录》教人思考,人类就在接续学习中让思想得到传递。文学的意义还在于能让人以“温情”的眼光看待历史,纠正偏见和成见,梁晓声自己就是在阅读中重新认识了蔡元培和胡适,也更理性地看待中国的国情和时下进行的改革。

        梁晓声认为,文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人接受人文洗礼,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小说是人阅读时最初看的文学样式,梁晓声建议大家看人文价值含量高的好小说,这些小说一般文学价值也高。

        梁晓声接着谈到自己与文学的缘分,他用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为例,讲述文学对自己写作和人格塑造的影响。大杂院里的民间故事和小人书是梁晓声最初的人文故乡,《白蛇传》是他对于夫妻爱情最初的启蒙,《梁祝》给了他浪漫爱情的最初想象,托尔斯泰的《午夜舞会》让他把“善良”作为对人的最基本要求。梁晓声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太病态,《水浒传》滥杀无辜,所以他在创作中不写残忍,而是去表现“美好”。梁晓声为自己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跟风写作表现物欲的《恐惧》而羞耻。

        谈到为什么要执着于创作知青题材的作品,梁晓声表示,最初有讴歌知青的目的,但后来是为了通过这个题材带出一个时代,他觉得我们的影视需要现实题材的作品。

          关于创作理念,梁晓声认为文学作品不是要表现“人在生活中是怎样”,而是表现“人在生活中应该怎样”,他认为作品中应该表现知识分子的担当,人性的理想主义永不过时。他还比较了中西小说的差异。

        整个讲座过程中,梁晓声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妙语连珠,发人深省,“书籍是灵魂的故乡”“读书习惯是从少年时养成的””“生活没有文学真是不可想象””“要让更多青年有精神上的故乡”……大家徜徉在文学的世界里,不知不觉早已超出了预定的讲座时间,同学们还是不愿意错过提问的机会,他们就中国人性的出路,作家怎样表现当下社会等问题跟梁晓声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