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王文: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构建——读《金融稳定与宏观审慎:理论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

20.02.2017  22:15

马勇博士的新著《金融稳定与宏观审慎:理论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重新审视了金融稳定和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基础,并对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之间的关联机制和内在逻辑进行了结构性重建。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运行的实际特征,提出了有利于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共同稳定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并对该框架在中国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具体论证。

在笔者看来,该书的主要贡献是解决了以下三个彼此关联的核心议题:一是明确了宏观审慎政策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是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包含“早期预警—中期治理—后期处置”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三是对宏观审慎框架下的政策协调与搭配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金融危机的主要教训之一,就是仅仅依赖微观审慎监管很难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也很难确保长期的宏观均衡和经济增长。面对传统政策失效所产生的现实困境,作者经过扎实的经验数据研究后指出,对于宏观层面的金融和经济稳定而言,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经济和金融活动之间的联系,要想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实现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共同稳定是不可能的。很显然,与一般宏观审慎政策主要强调解决顺周期性问题和金融系统复杂关联问题不同,作者在本书中进一步强调了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动态作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动态宏观审慎思维和理念。这对于从方法论层次理解宏观审慎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于如何有效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作者在该书中指出,一个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必须满足以下四个基本标准:一是具有清晰的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相关资源的整合,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和协调一致的组织结构;二是具有可置信的政策工具和手段,即政策当局的行为必须具有公信力和透明度,并且拥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为其目标服务;三是政策实施机制的灵活性和灵敏度,即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和结构变化时,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必须能及时地作出调整,以确保在新的环境下仍能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四是政策实施的经济性问题,即政策行为本身是一项有成本的活动,一个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高管理和决策的效率。

基于上述基本标准,作者所设计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包含了三大基本模块:一是旨在探测系统性风险的早期预警系统,这一体系有助于政策当局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为后续的宏观审慎决策和工具运用提供依据;二是旨在对正在发生的风险进行纠正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主要由基于总量调节的货币政策工具、基于结构调节的金融监管工具以及其他工具(如财政、税收工具等)构成;三是旨在控制危机成本和影响的危机处置方案,该方案提示政策当局,一旦面临突发性或不可避免的金融危机时,应该采取何种政策路径以及时遏制危机并尽快重返稳定状态。从功能上看,上述三大基本模块的第一个模块主要致力于“发现失衡”,第二个模块主要致力于“纠正失衡”,而第三个模块则主要致力于降低已发生危机的成本。

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的设计上,区别于以往的大部分研究,作者认为,一个完整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不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宏观审慎监管,还应包括对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财政政策等传统宏观经济政策的创新性运用,使其成为具有宏观审慎内涵、同时比较优势明确的新工具。比如,中央银行可以在一个全周期视野下,通过纳入对金融稳定的考虑来实施更加具有前瞻性和动态性的货币政策。相比传统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基于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在防范系统性风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有助于增加政策调控的弹性。

除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的设计之外,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的政策协调与搭配问题向来是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的重点和难点。该书作者进行了一些具有开创性同时也非常切合中国实际的研究。比如,作者不仅研究了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之间的协调问题,而且还同时考察了货币政策、监管政策、信贷政策三者之间的协调搭配问题。特别是,作者通过翔实的理论推导和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结论。应该说,这些基本结论对于思考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构建问题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原文链接:

[中国金融]王文: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构建——读《金融稳定与宏观审慎:理论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