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农村沃土的“能工巧匠”

15.01.2018  22:50

“‘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来了之后,为我们村办了很多实事好事,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作队都是好样的,能不能把他们继续留下,大家都说说吧!”1月11日,在新疆于田县先拜巴扎镇喀提亚克村村委会会议室内,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商量着怎样让和田地区农机局驻喀提亚克村“访惠聚”工作队再留一年。

过去的一年,工作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建强基层党组织,打牢社会基础,引领社会风尚,带领群众脱贫,一桩桩好事实事都印刻在群众的心底。

传帮带,让基层组织强起来

驻村伊始,工作队就把访民情作为重点工作来落实。按照“八必问”“八必讲”,扎扎实实做好入户走访,详细了解村情民意。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研判,把问题找清楚,把措施落实到位,及时有效地解决了一些矛盾纠纷、隐患漏洞。

以前喀提亚克村的村干部工作思路窄、办法少、主动性不强,“庸、懒、拖、散”现象严重。工作队驻村以后,以星级化创建为抓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对不胜任现职的6名村干部进行调整,使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同时从“1+4”“传帮带”入手,以身作则,明确队员的帮带职责,完善工作流程,压实责任,手把手教工作方法,面对面谈工作经验,增强村干部想事干事的自觉性,提高村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带动村干部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以前想干,不知道怎么干。怕干不好就没有勇气干。在工作队帮助下,我们学到了很多工作方法,现在干事不畏手畏脚了。”喀提亚克村党支部副书记艾力·买提塞说。

队伍强了,工作就好开展了。工作队加强入户释法宣传教育,本着不达目的不罢休、思想疑虑不解决不罢休的执着态度,走访谈心、宣传疏导、解决困难。按照“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的要求,走访流动人口家庭,了解人员情况,确保流动人员能够得到有效管理。

工作队带着我一起学、一起干,不仅长见识,而且还提高了工作能力,为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打下了基础。”喀提亚克村村后备干部买吐尔孜·买买提热依木高兴地说。

搞活动,让群众生活乐起来

为充分发挥村级阵地服务群众的作用,工作队多方筹措,争取到1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硬化了村委会800平方米的场地,购买了500个小板凳,并在村委会周围安装了4盏路灯,开设了一间40平方米的超市,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针对喀提亚克村文化活动少、村民精神生活匮乏等问题,工作队积极利用“三八”妇女节、诺鲁孜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精心组织开展文艺活动,同时举办“大美和田大美故事”演讲比赛和80、90后双语演讲比赛。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村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了新思想、新观念。

工作队带领我们定期开展文艺活动,村民的生活充实了,精神面貌改变了。女人们把美丽的艾德莱斯穿上了,长发飘起来了,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善良淳朴的形象被充分地展现出来了。”喀提亚克村妇女主任热孜万古丽·阿布杜喀迪尔说。

想办法,让贫困村民富起来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驻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把这个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这是工作队驻村以来立下的誓言。为解决村民生活困难、就业渠道窄等问题,工作队积极为村民寻找致富门路,探索增收致富渠道,努力做到“不让一人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掉队,不让一户在小康路上拖后腿”。

工作队通过前期精准摸排,确定了35户贫困户,在干部包联的基础上,积极动员村民改造庭院,开垦荒地,搭建圈舍,种上了蔬菜水果,饲养了鸡、鸭等家禽,把闲置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村民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而且还增加了收入。为帮助困难家庭发展家庭养殖,工作队投入1.05万元购买了1000只鸡苗,免费发放给他们。“以前有养鸡的想法,可是没有钱。现在工作队给我家发放了40羽鸡苗,我要好好饲养,尽快脱贫致富。”村民阿布迪力木提·阿卜杜艾尼激动地说。

在入户走访中,工作队了解到一些年轻人家里耕地少,想通过务工来增加收入。于是工作队多方争取,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村里为村民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先后组织开展建筑、餐饮和养殖等培训,让100多名年轻人掌握了一技之长,30多人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在城里的建筑工地找到了工作,每月能挣4500元。”村民阿不都拉·塔尔说。

2017年夏收时,27户村民缺少劳动力,工作队就组织党员、团员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帮助他们收割小麦56亩。工作队还定期看望慰问“四老”人员和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

和田地区农机局驻喀提亚克村“访惠聚”工作队用实际行动改善着喀提亚克村村容村貌,不断提升村民们的幸福感。(申金和)


  (信息来源:18—01—15 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