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区电力架空线全面入地

28.06.2017  17:50

  由一根根架空线环绕结成的“城市蜘蛛网”不仅影响美观,还隐藏着安全隐患。《法制晚报》记者上午从国网北京电力了解到,按照市政府要求和计划,从今天起,本市将在首都核心区(东、西城区),对64条道路两侧的架空线路进行入地改造,整体工作量达到“十二五”期间全部工作量的5倍。这标志着首都核心区电力架空线入地工程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首都核心区“蜘蛛网”全面入地

  今天上午,《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在西直门南小街的架空线入地施工现场看到,几十名电力员工正在进行施工作业。除了拆除电力导线,他们还拆除了柱上变压器、用户分界负荷开关等电力设施,并拔除了部分线杆。

  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建设部主任李宁介绍,电力架空线入地工程主要包括“”和“”两大工作,只有在建设好一条同路径的地下电缆线路之后,才能对架空线路进行拆除,以最大程度减少对市民用电的影响。

  以南小街为例,电力部门总共要拆除电力架空线路约3.8公里、柱上变压器和负荷开关14台,拔除线杆61基。同时,新敷设地下电缆5.3公里,安装10千伏箱式变压器和开闭器8台。这条街入地工程预计将在6月底全部完工。

  根据《北京市2017年架空线入地及规范梳理任务书》,今年本市共需入地电力10千伏架空线总长88公里、拆除柱上变压器384台、拔除电杆4047基。另需安装箱变357台、开闭器347台,敷设电缆183公里。整体工程量达到历史最高。

  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魏世岭介绍,截至目前,首都核心区第一批电力架空线入地工程17项,已经竣工4项,在施4项,即将开工6项,另外3项陆续开工,“2017年核心区架空线入地工程全部纳入北京市政府‘一会三函’政策范围,这也将大大加快项目的实施进度。

  十三五末供电可靠率接近“满分

  《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了解到,从2016年开始,国网北京电力就编制了《配电架空线路入地改造工程技术细则》,并以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东城区南池子大街为“模板”,完成了架空线入地典型设计,涵盖了架空线入地的技术原则、设备选型、建设规模等内容,为今年大规模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据魏世岭介绍,架空线路入地后,除了改善城市环境,也提升了电网的安全可靠性。采用地下电缆方式为首都核心区市民百姓供电,将能有效避免由于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汽车撞杆、异物搭挂等外力破坏造成的配电网故障。

  此外,电力公司对于电缆维护有一套成熟规范的体系,通过定期开展局部放电试验、电缆介损试验、电缆运行环境检查等多种措施,能够准确地掌握电缆运行状况,确保电缆的安全稳定性。

  至“十三五”末,首都核心区电网电缆化率将由目前的90.2%提升至94%,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99%,年户均停电时间低于5分钟,首都核心区将打造成为“安全可靠、智能互动、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的国际高端智能配电网示范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施工期停电最长不超12小时

  南小街是西直门地区的一条重要道路,平日车流人流较为集中,附近居民和商户也有很多。在施工的同时如何避免影响居民出行和用电是电力部门施工的一大考量。

  “我们充分考虑了整体工程特点,把电缆沟道挖掘、变压器安装等需要动用大型机械和车辆的工程,安排在夜间施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李宁介绍,当新敷设的地下电缆线路建设好后,还需对现有的架空电力线路进行停电,将所带用电负荷切换至新建的地下电缆线路。

  届时,电力公司会提前与相关的街道办事处联系,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并在小区提前7天张贴停电公告,取得周边居民的理解和支持配合。施工期间最长停电时间不会超过12小时。

  其他看点文保区施工综合考虑景观要求

  记者了解到,除了城市主次干道外,国网北京电力还配合东、西城政府,开展了部分胡同电力架空线入地和规范梳理。

  据国网北京电力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胡同比较狭窄,距离居民的房屋较近,施工过程中无法使用大型的机械设备,只能通过人工肩扛手抬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难度较大。

  此外,很多胡同都在文保区内,为了让改造后的电力设备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和谐,电力公司联系东、西城两区政府,积极进行设备入屋及景观一体化改造,将设备放置在沿街的建筑物当中,并对房屋进行专业修复,实现设备“隐形化”。对于街边露天安放的设备,结合当地街道文化特色进行外观设计。

  李宁介绍,在大栅栏商业区樱桃斜街胡同,已经把两台箱式变压器安装入屋,保持了周边环境的和谐美观,也体现了胡同改造尽量选用景观化、隐形化设备的思路。

  随着首都核心区架空线入地工程的推进,城市中如蜘蛛网般横七竖八的架空线路将逐渐从市民的生活中消失,首都的市容市貌将更加整洁、美观,展现出国际大都市的风采。(来源:法制晚报 记者:耿学清)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