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区域供水管线将装漏失监测仪
本报讯(记者 刘可)7月23日、25日,岳各庄桥和西直门桥先后发生供水管网破损事故,一度造成相关路段拥堵。为了防止该类事件再次发生,市自来水集团昨日通报,正在对全市供水管网进行隐患排查,计划在二环路、长安街沿线等核心区域的供水管线设置漏失监测记录仪(电子眼)进行监控。
7月23日21时许,京港澳高速岳各庄桥下一管线破裂。大量水流出将主辅路淹没,形成一个近百米宽、400米长的积水带。经过7个小时的紧急抢修,截至7月24日凌晨4时,岳各庄桥下积水全部排完并顺利通车。
一天后,7月25日8时许,西直门桥东南角绿地的自来水管线发生破裂,造成北二环主辅路积水近20厘米,该路段双向拥堵。市有关部门紧急启动抢修预案,截至当日中午12时许,抢修工作基本结束,受阻交通恢复正常。
为何频频发生管网断裂事件?市自来水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处破损的管线都是普通灰铸铁材质管件,这种管件的特性是硬而脆。由于今夏北京连续降雨,使得地下土壤含水量增高,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应力集中,使得管件瞬时破裂发生爆管事故。
据介绍,由于建设年代的限制,目前城区的9000多公里供水管网中,3500公里为普通灰铸铁管,其中大部分是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铺设的。近年来集团已完成800公里管网消隐改造,但仍有2700公里管线有待改造。“这些管线大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区,改造实施的难度较大,需要市政、交通各有关方面的支持配合。”该负责人说。
为了确保供水管网运行安全,市自来水集团正在从三个方面提升全市管网供水安全。
首先,持续加大管网改造力度,对城区二环路、长安街沿线等重点地区,特别是管网材质为普通灰铸铁管的重点地段推进管网改造;同时,结合“十三五”规划,逐步加快交通干线、施工沉降区域、重点部位和事故多发区域的管线改造步伐,计划每年完成管网消隐改造200至300公里。
其次,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管网实时监控能力。据介绍,目前集团已设置3000多个管网漏失监测记录仪(电子眼),正根据供水保障任务情况不断调整布设地点。“为了提升实时监控能力,集团近期将再投入400万元增加1000个电子眼。”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增的电子眼主要设置在二环路、长安街沿线等核心区域的供水管线上,特别是针对管网材质为普通灰铸铁管的重点地段,作为固定布设点对供水管网进行长期监控,以便第一时间发现漏水隐患并及时修复。
同时,集团正在优化抢修布点设置,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目前,城区有10个供水抢修维修所,各所负责的抢修维修范围大约为30至40平方公里。为了缩短抢修时间,集团将逐步优化抢修维修站点的布局,使各站点的抢修维修范围控制在15至20平方公里。此外,针对因供水管网突发事故造成交通拥堵,大型抢修设备难以快速到达抢修现场的现象,集团还将配置便于携带关闸、小型抢修器具的微型车辆,提高快速关闸止水和抢修的能力。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