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啡常时光”第31期:校长对话材料国重研究生团队

12.06.2017  11:43

6月1日上午,第31期“啡常时光”在图书馆咖啡厅如期举行。校长张欣欣与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吕昭平教授的团队进行亲切交谈,共话学校研究生发展。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杜振民、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张颖、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吕昭平。

此次活动以同学们精心准备的一段视频开始,通过视频大家了解到,吕昭平教授的团队是学校优秀的研究生团队,在其研究领域成绩斐然,近五年来共发表文章近百篇,其中不乏许多高水平论文,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同时,该梯队在党支部建设和班级建设方面也取得良好成绩,曾获得校优秀党支部,连续三年获得校优秀班集体等荣誉称号。

张欣欣首先强调了团队的重要性,他说,同学们通过几年的学习,毕业以后在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大都能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但是要探索新的领域,还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支持。

走近科研,探究创新实践

校长提醒同学们搞科研就要时刻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学校对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要求是将学科基础打好,梳理完善知识结构,训练和培养学习能力。而对博士生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必须要实实在在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校长指出,如果以后想做一个好的科学研究者,那么必须具备创新的素质。

至于科研硬件设施,有学生提出实验室里的科研仪器的公共预约平台不够完善,基础仪器数量不足导致做实验时使用不方便等问题。张欣欣校长回答说,目前学校已经意识到了资源共享确实是一个问题,基础仪器设备建设面临的现状主要是实验室空间不足,但是短时间内不能一下解决,等到学校有了新校区,扩大实验室面积,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希望同学们不要着急。

共话学术,加强人文建设

有同学提到目前学校缺乏学术气息,建议学校定期举办学术角的活动,给不同专业的同学们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说道,现在学校已经举办了两期“贝壳学术汇”的活动,但是缺点是覆盖面比较小。同时学校也在准备学习借鉴清华大学的学术沙龙活动,争取尽快策划推出。张欣欣校长也指出,要多多学习国内外其他高校的优秀做法,促进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学校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且已经启动了相关项目。比如,学校听从优秀校友徐匡迪先生的建议,将在明年的校庆前在校园内安放一个魏寿昆院士的半身像。

放眼学校,共谋未来发展

参与此次活动的还有很多青年教师,他们提问,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对教师有什么要求?张欣欣校长说,关于学校的新校区建设问题,在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支持下,我们学校未来一定是一个多校区的学校。更要让材料专业在国际上被熟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学生想要学材料就能想到北京科技大学。同时,校长强调,青年教师一定要出国学习,开拓视野,提升自己,这样才能成为国际化人才。

活动临近尾声,到场的各位老师们为学生和我校送上了寄语。张欣欣以“求实鼎新”,“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特色化、经济化、国际化”等办学理念作为结束语,再一次提醒同学们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

(摄影:校团委)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