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校长宋维明给新生提出希望建议

04.09.2016  04:31

 

      绿色新闻网报道  在2016级新同学入学之际,校长宋维明祝贺新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全国绿色最高学府——北京林业大学学习。他说,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能够进入绿色学府学习,对每位同学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宋校长说,本科生在学术研究方面,虽然还需要较长时间学习与积累,慢慢将其融会贯通,但良好的学术氛围对于本科生的培养十分重要,这将是一种良好的成长环境。大学是学术的殿堂,是思想爆发的平台,学校就是要通过整合各类资源,为学术提供强大的支撑。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利用这些资源,以母校为荣。

 

      宋校长指出,中学教育和大学的高等教育有很大不同,它们分别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新生入学后,正是从高中生向大学生转变的适应时期,他向新生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要适应集体生活。因为大学所有的学习、生活都是以集体为单位展开的,这种集体生活与某些需要住校的高中还有不同。大学生活中,与你一起的往往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大家性格有差异、习惯有差异、学习方式有差异、生活经历也有差异。同学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关键是不要把集体生活中出现的矛盾看得太重,这些矛盾往往只是短暂的不适应,很快就会过去。他建议新生有问题要及时与班主任、辅导员及高年级同学交流、沟通。

 

      二是要转变学习方式。大学的学习环境与高中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会再有老师天天看着你、督促你、要求你,为你列出清楚的学习计划,也不会频繁的进行各种考试。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同学往往容易放纵自己,进而迷失自我,新同学不要因为沉迷网络等,错失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宋校长介绍,大学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模式,旨在调动与激发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很多同学刚刚步入大学自律能力不够,很容易出现问题,有些同学甚至会挂科,而且往往是一些看上去很容易的学科容易“挂科”,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些课程的特点,很有可能在考试的时候,达不到这门课程的要求。一旦“挂科”,同学们将在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中错失很多选择的机会。

 

      三是合理参加社团活动。社团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种很重要的途径,大学学习不只是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修养的积累。但新生入学后,参加社团活动要合理、要循序渐进。新生在第一学期应该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学习上,新生入学最重要是先转变身份,他建议同学们先把自己的爱好“放一放”,待较好的适应了大学学习后,再加入自己喜爱的社团组织、参加各类丰富的社会活动。他十分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但前提是要分好阶段,科学地为自己规划大学生活。

 

      四是要多与老师和高年级同学交流、沟通。辅导员、班主任能够较好的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此外,在学习方面,同学们要积极的与任课老师交流沟通,大学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自主性,这就要求同学们要主动询问老师、提出问题。建议新同学养成勤与老师沟通的习惯,有什么问题下课及时询问,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新生还要多与高年级同学沟通,通过积极参与新老生交流会等活动,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宋校长说,除学习之外,锤炼高尚的精神品格在人生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我校校训是“知山知水,树木树人”,充分彰显了北京林业大学60余年发展中形成的办学特色与大学精神。我们必须与山、水亲近,才能知山知水、树木树人。这里面所讲的“知山知水”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拿锄头、拿铁锹去改造”。在“知山知水”的前提下,我们还要“树木树人”,要去建设中国的绿色资源,培育森林,更重要的是去培养为祖国绿化事业提供强大推力的优秀人才。学校还倡导“把精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这些都是北林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需要同学们不断传承的精神追求。

 

      宋校长说,我校作为行业院校,办学精神在60余年发展历程中一直传承。我校最重要的精神是能吃苦,这可能是因为,早期林业大学都是学林学的同学,这个行业特别艰苦,“直接与土地打交道”,时至今日,虽然发生一些变化,大部分同学已经不再需要“直接与土地打交道”,但“吃苦”和“坚韧”的性格特征,却一直传承下来,一种林业人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不断传承下来。他希望同学们要传承与弘扬北林精神,在追求学术真理的过程中,锤炼高尚品格,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A19)

来源:团委                    作者: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