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研讨会

08.07.2016  06:34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批示精神,落实教育部及北京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7月5日,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研讨会在逸夫图书馆中心会议室隆重召开。学校党委书记兼副校长任新钢出席并讲话。教务处常务副处长苏海佳、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邹立娜、研究生院副院长王维、学工办副主任付国柱、文法学院副院长李素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张馨主持。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任新钢致在讲话中指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持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学校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党委常委会专题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案”,切实加强思政课建设的深化落实。结合学校第二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三个转变”教育模式要求,他对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出三点意见:1、转变教学理念,认识专题式教学的必要性。思政课教学要适应青年学生的特点,特别要抓住“教学体系与内容”这一基础环节,要完成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要以鲜明的问题意识、直面党和国家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直面大学生关注而又困惑的热点问题,精心组织、拓展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2、专题式教学能否有效展开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以更多的精力与智慧投入到专题式教学的理论思考与教学实践探究中去。我们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与方法,提升教学能力与水平,积极推动专题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切实提高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3、创新教学方式。思政课教学要大力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主题专题教学,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把微信、微电影、微课等手段用好,以贴近学生的方式讲好课。

为借鉴学习兄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会议邀请了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来自北京大学的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学部召集人、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陈占安教授做题为“关于在思政理论课中推广专题式教学的几点思考”报告。陈教授指出,“专题式”教学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方式创新的客观需要与必然趋势,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要处理好教学与教材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学生需求与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他结合自身“概论课”教学,希望马院思政课教师要在自身上下功夫,将教学与科研“自然”而“巧妙”融合;依托教材又超越教材、跳开教材又不离开教材,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

中央民族大学基础课教研室主任,北京市高教学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树宏教授做题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教学的创新探索”主题报告,着重介绍了“双联式”教学经验,并针对在专题式教学中如何管理与实施分享了中央民族大学的管理经验。她指出专题式教学的价值在于破除了教学内容广泛与教师专业背景单一的矛盾、有助于解决教学与科研的矛盾、有助于教师资源的科学化配置。

来自清华大学的李成旺副教授做了题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时代要求与创新路径”为题,强调要将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教师必须注重提升科研能力。他以“思想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自由观解读”为范例做了示范教学,他旁征博引、诙谐幽默、深入浅出的讲述道理,将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原理演绎的“惟妙惟肖”。

清华大学李蕉副教授以“‘翻转’的近代史:基于传统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探索”为题,使用“雨课堂”分享了自己一年多以来在清华大学的“专题式”教学的改革经验。以整体性设计、教师讲专题、学生动手做、掌控全流程四个重要板块做了详细的解读,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地展示了“如何有效给学生讲道理”、从“历史是什么”到“历史为什么”的细节突破。

在交流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五位教师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分别从本科生思政课及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进行发言。戚艳萍副教授以“研究性教学在‘概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为题,从思想育人、知识育人、实践育人三个方面介绍了研究性教学在“概论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周宏岩副教授以“建构学生主体在学习的教学探索”为题,介绍基础课在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设计课堂展示、课下实践、课上讨论等方式,实现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转变;宋保仁副教授以“原著原理双契合式专题改革研究”为题,从读经典原著入手,让学生个人阅读,分组阅读,并进行课堂讨论与展示;张丽荣副教授做题为“纲要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思考”发言,突出课外实践、课堂专题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知识掌握与知行德能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张明国教授以“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研究生思政课专题教学刍议”为题,介绍了研究生思政课的做法以及在推进专题式教学中的思考,并着重从研究生的五门思政课,尤其从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科技哲学观等如何进行专题凝练,交流了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张馨在总结中指出,校外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使我们了解到校外同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前沿理论研究与实践,既看到我们的差距,也使我们深入了解思政课发展趋势和要求,使我们深刻领悟到教学与科研结合的重要性;专家报告涉及到思政课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教学管理等全方位的介绍,对我们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为我院思政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她希望每位教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好的教学效果必定有深厚的理论研究作为支撑,在思政课教学中要注重学术研究与教学结合;她指出要努力打造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特色,在理论课堂教学,“专题式”教学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方式创新的必然,每一位思政课教师要在我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改革中做积极探索;在实践教学中,以学院成功入选2016年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的培育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大化工”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验班为例》为依托,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做出成效。张馨书记希望马克思学院全体教师群策群力,树立先进教学理念,提高教学创新能力,形成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建设好满足创新人才发展需求的高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我校思政课建设更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