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行 | 我校博士团助力坦桑尼亚“三农”发展与转型升级
本网讯 日前,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扩大我校国际影响力,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研究生院(党委研工部)组织博士生前往坦桑尼亚开展为期10天的“一带一路行”实践活动,结合坦桑尼亚特色与需求,开展科技服务和专题调研。
实地调研期间,博士团前往由我校启动的中坦“千户万亩玉米增产示范工程”所在地——莫罗戈罗省WASIMBA村进行专题调研,走访了15位农户,深入基层了解当地“三农”事业发展现状;建立我校“服务乡村振兴 培育时代新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坦桑尼亚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访问了苏库因农业大学并听取了Rutatora教授、Mattee教授、前任副省长Mkongo关于坦桑尼亚农业现状、农业转型、农业推广、中坦农业合作项目等主题的3场专题学术报告,与5位教授各进行了长达2小时的面对面学术研讨;访问了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并与该校孔子学院刘岩院长就坦桑尼亚“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后期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前往坦桑尼亚服务“三农”事业的全国性非政府组织MVIWATA进行了调研学习;现场观摩了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和芒果、香蕉、玉米、西瓜、水稻、紫甘蓝等实践基地;参观了坦赞铁路、乡村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拜访了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
根据调研,博士团成员也结合各自专业就坦桑尼亚“三农”问题提出了思考。他们提出:农业存在基础设施水平低、农业科技含量低、农户组织程度低、信息传输速率低和市场发育不足等问题,建议学习我国农业发展经验,完善基础设施、引入先进技术、提高农户组织程度、加强各市场主体的交流沟通;全国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水资源分布不均和水利、农田灌溉基础设施落后已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借鉴我国水库和水电站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田间配水、渠系输水和灌溉等小水利工程的建设,实现水资源空间和时间上的均匀分配与合理利用;全国有优质的农产品资源,但尚不具备完善的农产品加工体系、贮藏与保鲜体系,建议在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前提下,打破运输渠道与出口贸易壁垒;肉牛养殖基本维持着传统放牧方式,生产力和产量保持较低水平,畜牧业产值增长缓慢,建议吸引外资,借鉴我国劳动密集型结合资本的农业生产经验建立完整、有效、可持续的肉牛生产供应链,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减少贫困问题;农民对农业知识缺少了解,建议高校、企业、NGO等对农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缺少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建议因地制宜改进配套病虫害防治措施,建立植物病虫害防治策略档案,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对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重视程度不足,相关配套设施均未开展与建设,各项工作有待加大投入;由于缺乏资金等因素,各项优质种质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城市规划欠合理;对肥料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缺乏科学认识,对秸秆进行焚烧,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
通过为期10天的考察,参与调研的师生形成了16篇专题调研报告、学生调研感想和5篇工作简报。通过调研,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及“解民生之多艰”的社会责任感。团队成员、食品学院博士生徐新星深有感触:能够在学校“一带一路行”活动的支持下来到非洲大地,民生之多艰的景象太深入人心,作为从事农业领域的研究生,此次坦桑之行让我更有能量与使命去敢于承担更多的责任,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推动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时代使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团队带队老师、人文与发展学院发展管理系主任唐丽霞教授谈到:“中国和坦桑尼亚合作基础深厚,坦赞铁路不仅是中坦合作的标志,也是中非合作的丰碑。我们中国农业大学从2009年开始在坦桑开展农业合作,从农业合作延展到教育合作、减贫合作和科技合作。中国的农业发展经验和农业技术已经在坦桑尼亚的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团在坦桑开展实践调研,能够更好地理解坦桑、了解坦桑,能够为中坦合作和中非合作贡献我们农大人的智慧。”
此次活动共选拔来自园艺、植保、资环、动科、经管、水院、食品不同专业的8名博士生参与,由人文与发展学院唐丽霞教授和研究生院伍琼2位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共同参与,我校后续将推动与坦桑尼亚的进一步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