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携《柳叶刀》关注“星球健康”:应对气候变化已紧迫如急诊

30.10.2015  15:07

来源:新华网 2015-10-29 刘映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一件紧迫如医院急诊的事情,气候变化将是21世纪最大的全球健康威胁。”10月28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与著名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联合发布两篇特邀报告。

  据悉,为更有效地应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健康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柳叶刀》编辑部委托多国科学家撰写并于今年7月16日在其期刊上发表了题为《在人类世保护人类健康:洛克菲勒基金会-柳叶刀星球健康委员会报告》。

  该报告指出,“星球健康”是指人类健康和文明应依赖于繁荣的自然系统和对自然系统的明智管理。面对当下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及其已经并将给人类健康和文明带来的威胁和不确定性,报告呼吁重新定义社会繁荣的标志,将重点放在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健康、重视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实现这一目标,报告称社会必须通过促进可持续和公平的消费模式、控制人口增长、利用应对变化的技术力量来调控造成环境变化的各种驱动因素。

未来保护人类健康需解决三项挑战

  《在人类世保护人类健康》报告指出,未来10至20年,人类必须面对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资源耗竭等生存风险。人类健康若想保持现有水平或进一步提高,需要解决三项挑战所带来的问题,一是观念和共识的不足。如过度依赖于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人类进步,而非未来人类健康和环境危害;二是知识的不足。如未能解答损害健康的社会和环境驱动因子,长期缺乏试图解决这些问题而设立的跨学科研究和资金等;三是行动的不足。

  国家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副司长李高表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很多政策、法规都得以实现。但除了具体措施外,把它放在人类文明高度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李高说,“更高效、更绿色、更均衡、更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完全必要的,因此我们要建立生态文明,这也将是我们的关键词。低碳发展被认为是一种基本方式以实现生态文明,这个理念将会在‘十三五’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将会实现我们的目标,也就是在2005年的基础上实现40%-45%的减排,希望我们能做得更好,而不仅仅是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将会建立立全国的碳减排方式,也希望能够出台气候变化法律。”

  同时报告称,为实现“星球健康”,健康专家的作用不可小窥,他们在跨部门整合推进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解决健康不公平现象、降低卫生系统的环境影响,以及增加卫生系统和人群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表示,应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思考健康。“我们往往认为威胁是很抽象的,温室气体排放、海洋酸化、淡水资源和土地的破坏,其实威胁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当中,是我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统,是我们所建立的这些系统,需要协作来共同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困境。这是星球健康的核心思想,也就是我们文明是否能够有能力来解决这些困难。这份报告的发布是保护‘星球健康’关键的第一步。我们的目标是促进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新对话,为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提供最好的、可供参考的依据。在未来两年,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围绕健康、环境及气候变化问题的跨学科研究,通过更好地整合社会、经济和环境政策,来达到进一步增强‘星球健康’,也就是人类文明健康的目的。”理查德·霍顿说。

  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宫鹏教授表示,“为了克服这些从全球到局部尺度的挑战,实现人类社会持续发展,2015年各国领导人已经两度聚首,就发展融资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寻求策略。12月又将在巴黎就新的全球气候协议进行磋商。短短一年中的这些重大决定,将影响深远。”

应对以健康为目标的气候变化含9项紧急行动

  与此同时,一份题为《健康与气候变化:保护公共健康的政策响应》的报告也在当日发布。这份报告于今年6月23日在《柳叶刀》上首次发表。

  该报告指出,气候变化正在对全球人口健康造成显著的直接或间接影响,采取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是保障全人类健康的重要机会。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健康的主要困难不是来自技术、资金层面,而是政治层面。报告建议把健康作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协同效益。

  该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内以健康为目标的气候变化对策所应包含的9项紧急行动:加大研究投入、扩大气候健康危害的可恢复性财政支持、减少或停止使用燃煤、过更有益于健康的生活、建立一套稳健且可预测的全球碳价格机制、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精确计算应对气候变化的健康和经济效益、将改善健康当成所有政府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重要目标,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并支持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变。

  作为行动计划的一部分,编写委员会决定建立2030倒计时联盟,通过每两年对全球健康与气候目标各项指标的监测报告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健康的进展。

  “表面上看,今天我们为应对以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全球环境变化所做的努力是为了减缓气候变化、避免全球生态系统各项功能的退化。其实,这一切努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和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上的各种生态系统的健康。”宫鹏教授表示,报告并不是研究的终结,而是研究的开始。未来将会建立解决全球问题的新研究范式和模式,也就是星球健康。宫鹏说,“跨学科的星球健康合作应该是把变化实时的掌握,变化、全球化、人类动态纳入研究的全过程。第二是把局部的问题放到全球背景下来做研究、来考虑。第三,呼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规划和支持的平台工具。清华大学正在建立一个地球系统模式,未来会把这些内容纳入地球系统模式中去。”

  当天发布的两份报告在中国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多数学者认为“星球健康”概念的提出符合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医学和当今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契合,建议把“星球健康”作为优先发展的新学科、新领域。

  来自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的10余名学者参与了两篇报告的编写工作。报告发表以来,经过在伦敦、纽约、澳大利亚、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布,已经引起了全球科技界、政界,以及公众的广泛关注。为了使国内学术界、政府和公众更好地了解两篇报告的主要发现和政策建议,清华大学将两份报告译成中文,译本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