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璀璨|林孔唐:“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

30.09.2019  10:22

点击浏览视频(需登录网关),长约4分钟,建议阅读本文后静静观看。

编者按: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70周年华诞。9月30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纪念日。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正如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主席起草、周恩来总理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所述: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今天,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我们回顾70年光荣与梦想,无不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相伴相生;我们回望70年革命足迹与精神,每一个印迹都载于史册、薪火相传。

今天,我们更加怀念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在这些人民英雄中,也有着我们农大人的光辉身影。在这个承平盛世,往昔峥嵘岁月沉淀的精神财富,更需要反复回味与传承。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农大校报》推出《初心璀璨——追寻农大英烈红色足迹》系列报道,与读者一道寻访农大英烈的光辉足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19年9月14日傍晚时分,走出北京地铁5号线“张自忠路站”西北口,眼前是宽阔的平安大街,沿着大街西行百余米就是记者此行的目的地——张自忠路3号。正处中秋假期,平安大街车流顺畅疾驰而过,人行道上三两行人悠闲来往,不时有观光三轮车在此驻足,车夫都会向游人讲述起久远的往事——

93年前,这里曾发生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段祺瑞执政府的军警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造成47人遇难,200多人受伤……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学生林孔唐也在这场斗争中身负重伤,后不幸牺牲。

   

林孔唐烈士(1903—1926);1926年3月18日,群众前往执政府请愿。(资料图片)

石狮见证“最黑暗的一天

铁狮子胡同1号,是当时段祺瑞执政府的门牌号。如今,这个名称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以爱国抗日将领张自忠将军名字命名的张自忠路3号

记者眼前的段祺瑞执政府旧址,一片宁静。坐北朝南的大门,面阔五间,硬山灰筒瓦顶,门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通高3米的石狮。门楼里景观花墙上“中国人民大学1937—2019”的文字告诉人们: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已成为人民大学的办公用地。

1926年3月18日,这里却曾充满了血雨腥风。

即使你对“三一八”惨案还不熟悉,但你一定记得初中课本里鲁迅先生的那篇《纪念刘和珍君》。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这是1926年的一个雨夜,鲁迅先生蘸着出离愤怒和深深悲凉写下的文字,他将这一天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9月14日,张自忠路3号段祺瑞执政府旧址一片宁静。

1926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周年纪念日,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发表《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历史上之位置》的纪念文章,人们争相传阅,轰动北京。17日,林孔唐在农大发表讲演,慷慨激昂地号召:“同学们,同志们,一致团结起来,站在中国革命民族革命旗帜之下,共同去奋斗,打倒压迫中国蹂躏中国的帝国主义及军阀,完成中国民族革命工作,走到那光明自由的社会主义上去!

3月18日,在中共北方区委的发起和推动下,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80余所大中学校的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群众代表两万多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游行集会,反对日军入侵大沽口,声讨“八国通牒”。

这天,林孔唐一大早便在中共农大支部的领导下,整队赶赴天安门广场参加大会。大会结束后,游行队伍由天安门出发,经东长安街、东单牌楼、米市大街、东四牌楼,于下午2时许进入铁狮子胡同(现张自忠路)东口,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广场上请愿。

政府门前站着约200个士兵,分两边排着,每个士兵有3件武器,马枪、盒子炮、长二尺、宽一寸的剑……我们认为政府机关有武装士兵保卫不足为奇,群众和平请愿,他们不会动武……”曾经历“三一八”惨案的当事者描述当时的场景时说。直到听到段祺瑞执政府窗户里“叭、叭、叭”放了三枪,站在石狮子上高喊口号的北平大学学生李芳园中弹倒下,大家才意识到军警对请愿群众开枪了。

顷刻间,枪声爆起,血肉飞溅。林孔唐亦弹折右腿,血流如注,痛不能支,昏厥于血泊中……

大竹少年振兴农业梦想

林孔唐,字子陶,1903年生于四川省大竹县人,家住县城以北的饿佛寺。传说,从守拙初建起,历代僧人节衣省食,储存食物,一旦遇灾,用以救济灾民,被众乡民敬称为“饿佛寺”。在大竹方言中,“饿”发“”音,久而久之“饿佛寺”慢慢就演变成今天的“卧佛寺”。

林氏“世居城北十里饿佛寺”,饿佛寺的传说是大竹当地人尽皆尽知的佳话。也许,不让人民贫困饥饿,为人民奉献的思想,从小就已根植于林孔唐的心灵深处。

林孔唐自幼天资聪颖,喜欢读书,8岁上小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15岁就读于县立中学,学习勤奋,常常攻读至深夜。当同学们劝他休息时,他总是笑着说:“今日事岂可明日了。”1919年,“五四”运动的烈火从北京燃烧到四川。祖国的危亡,牵动着少年林孔唐的心,他积极联络同学组织了救国会,终日四处奔走讲演,慷慨激昂,乡亲们听了感愤痛切,深受鼓舞。在林孔唐看来,中国富强之本在于发展农业。因此,他中学毕业后,不顾社会上看不起务农的世俗偏见,于1923年春考取了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攻修农艺。

 

新中国成立后,饿佛寺被辟为学校。(资料图片)

学以致用,修己救世”是林孔唐的座右铭,他十分珍惜在北京的宝贵学习时光,废寝忘食,苦学不辍。入校以后,由于政府压缩教育经费,致使学校经常停课,但林孔唐却没有丝毫懈怠。他对同学们说:“惟其政府不注重教育,吾人益不可不努力自修。

林孔唐崇尚实践,不喜空谈,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曾数次从中央农事试验场购买各类农作物良种,邮寄回大竹县实业局。暑假返川,又带回许多优良品种试种。

1925年,刚刚大学二年级的林孔唐就在学校农业革新社主办的《新农月刊》上发表了《鸦片与农业》《振兴我国农业之管见》《建设四川农场》《大竹全县农业计划书》等颇有见地的文章。他认为农业工人的兴衰与国家的前途息息相关,感叹“我国稼穑道理,历代相传,以农立国,雄踞亚洲,俯瞰四邻。忽至今日,国号贫弱……可惜可悲,可哭可痛!”并指出症结所在:“强梁的变为军阀,怯懦的流为土匪,于是帝国主义者,乘机实行他们的经济侵略,与我国封建军阀相勾结,压迫我们平民,以遂他们的殖民政策。”他大声疾呼:“救中国,要解决民生问题。当要先振兴农业!

林孔唐在《振兴我国农业之管见》一文中提出了振兴农业的四点意见:第一,劝告国人不可轻视农业。他说:“礼义必先衣食足,兵强也必先衣食足”“要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还是要非从振兴农业不可。”第二,开通农民知识。他深刻地指出振兴农业最棘手的问题是“农民知识极其幼稚”“农民百分之九十不识字,而且性质顽固,风气闭塞,凡事充满迷信。”他认为,必需“先去开通农民知识,解决农村教育”,最后才能得到生活改善。第三,设立全国农业联合改进会。他希望全国农业界联合,团结全国的农民,集合海内外的专家,普及农学知识,用科学方法改进农业。第四,推广农场。他指出,农学注重实验,不尚空谈。要多设农场,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以事实感化农民,从而效仿,予以推广,“大量造就农业人才,做振兴我国农业的先导者,始能改进我国农业的基础”。

显然,林孔唐“振兴农业”的这些见解,即使在今天也不无裨益。

新中国成立后,饿佛寺被辟为学校,历经几次扩建,寺庙遗迹不复存在,现仅存当年寺庙石阶。今天,“饿”已不再,教育兴起,国富民强,正如林孔唐当年所愿。

从富家子弟到革命青年

林孔唐出生在一康裕富足的家庭,但他却生活俭朴,常穿着帆布学生服,很少穿丝织品。当时,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在西郊罗道庄,距离城里较远,林孔唐每次进城,也不假车马,徒步前往。他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男非必居高堂大屋为安,日食山珍海味为乐。”

用今天的流行词汇来形容,林孔唐应该是“富二代”,他热心助人,把家里寄来的学费、生活费大部分都存入银行,遇有同学患病无钱治、返乡无川资时,他就慷慨解囊,给予帮助。

五四”运动后的北京,成为中国青年的革命熔炉。早在林孔唐入校前,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就成立了团支部,并发起成立了农业革新社。

1924年秋天,林札唐加入了农业革新社担任事务主任,开始从事农民运动,为农民补习夜校讲课。这年冬天,孙中山北上,林孔唐冒雪到北京前门火车站欢迎。次年3月12日,孙中山病故,党团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悼念活动,同时为巩固国共合作,广泛宣传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积极征收国民党员。林孔唐说:“今国中无政治,惟先生之主义能救吾国吾民。今先生去矣!不有继者,何以图将来!”随即加入国民党。5月,上海爆发“五卅”惨案,北京学界愤起声援,声讨帝国主义暴行。林孔唐也在学校附近及京郊南口、张垣一带演讲,慷慨激昂,感人至深。暑假还乡途中还多次演讲,悲愤填膺。在此期间,北京团组织十分重视林孔唐的进步,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农业大学支部吸收他为团员。1926年1月,根据团中央“关于年过20岁的团员均应转党”的规定,转为共产党员。

 

9月14日傍晚,行人从张自忠路3号走过,石狮子旁立着“‘三一八’惨案发生地”石碑。

  “现在的社会非重新改造不可”,1926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十五),林孔唐在农业革新社举行的同乐会上演讲说:“我们处在次殖民地的中国,早够得上亡国的资格,”“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倒还有希望”。他提出:“我们的根本方针,第一步不要依赖军阀统一,并要打倒军阀,我们要联络农工商各界,一个个唤醒过来,组织有主义的军队;第二步实行打倒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化兵为工农,整理内政;第三步收回租界、领地、铁路等”。这些精辟论断,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1926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周年纪念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攻击天津大沽口,打死打伤十数人,制造了“大沽口事件”。16日下午4时,日本帝国主义倒打一耙,纠集英、美、法、意、荷、比、西7个帝国主义国家,以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为借口,发出最后通牒,无理要求中国解除大沽口防御武装等,并限定18日中午12时前答复。

消息传来,17日下午北京各校、各团体代表在北河沿北京大学第三院召开紧急会议。当天,会议代表分成两组分别到段祺瑞执政府国务院和外交部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然公开行凶,打伤十余人。连日四处演讲呼吁国人团结御辱的林孔唐听闻此事,毫不畏惧:“自入党以来,吾以身许世,此身非我所有也。”  

18日早晨,林孔唐加入了农大的队伍,并激昂地讲演:“同学们、同志们,一致团结起来,站在中国民族革命旗帜之下,共同奋斗,打倒压迫中国、蹂躏中国的帝国主义及军阀,完成中国民族革命的工作,走到那光明自由的社会上去。

这天下午,就发生了本文开头讲述的那一幕——在“三一八”惨案中,林孔唐右大腿中弹骨折,鲜血染红了身边的土地。

5月22日,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林孔唐病情恶化,不幸逝世。此前两日,他对亲属留下遗言:“苟吾死,吾恨‘此身不死外人手’,而横遭彼帝国主义的走狗之屠杀;‘努力还须同志们’,余诚是忧之。

鲁迅先生说,“三一八”惨案烈士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林孔唐是“三一八”惨案中的最后一位牺牲者。

九州清晏烈士浩气长存

2019年9月15日,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游人如织,游客在西洋楼的残垣断壁前合影留念,痛斥着八国联军当年的暴行。

穿过福海往西走去,游人渐少,草坪上一群观鸟科普爱好者举着望远镜追踪树上的鸟类;湖边一字排开的摄影爱好者拿着“长枪短炮”——各种相机捕捉黑天鹅的身姿……顺着清静的小路,记者在九州清晏遗址西南角的苍翠树林里找到了“三一八烈士公墓”——林孔唐和其他“三一八”惨案烈士长眠于此。

 

9月15日,“三一八”烈士公墓摆放着人们敬献的鲜花。

1926年5月25日,林孔唐牺牲后第三天,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成立的烈士治丧委员会将其灵柩迎回学校。6月4日,暂厝绿稻庄三角洲花坛内,并竖纪念碑,正面刻有“勿忘国耻”。1929年“三一八”惨案三周年的时候,林孔唐和其他“三一八”惨案烈士合葬于圆明园九州清晏遗址。

树木掩映的三一八烈士公墓墓园占地约百余平方米,6米高的六角形纪念碑坐北朝南,碑身正面镌刻“三一八烈士公墓”七个金色篆字及“中华民国十八年三月十八日北平特别市政府立”字样。基座的六面镌刻有墓表和烈士名单。林孔唐的信息清晰地刻在基座正北面:“林孔唐,二十三岁,四川大竹人,农业大学学生”。

 

  四川大竹中学林孔唐烈士纪念碑。(资料图片)

1927年,林孔唐的家乡也为烈士树立了纪念碑,后不幸被毁,于1988年1月重建。位于大竹中学校内的林孔唐烈士纪念碑,周围环绕着270平方米的蜡梅园,纪念碑为石质方尖锥,上下共三层:上层正面刻有“林孔唐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中层刻有林孔唐烈士纪念碑序文,赞美其光荣的一生;底层刻有纪念碑修建缘由。碑座为立方体,周围有青石栏杆。

今天,北京圆明园三一八烈士公墓和大竹林孔唐烈士纪念碑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3月18日、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日子里,都会举行“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等主题活动。

今天,盛世中华,九州清晏。历史虽已远去,但人们不忘93年前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烈士的生命年轻而不朽,英烈的精神浩气长存。

 

资料来源:①中共北京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北京烈士传(第1辑)》,北京出版社,1988。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中华著名烈士(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③中国农业大学档案与校史馆编,《农大英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④北京地方党史研究会编著,《“三一八”惨案始末》,文津出版社,2000。⑤杨柳,《卧佛寺,还是饿佛寺?》,《达州日报》,2019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