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陇中绿色屏障
18.12.2017 09:08
本文来源: 林业网
华家岭林业站职工为树木喷洒防虫药。(资料图) 华家岭林业站供图
华家岭,定西市通渭县境内一片沟壑纵横、岭梁交错的山区。
上世纪60年代,这里到处都是荒山秃岭。4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务林人把树苗一棵接一棵地栽进黄土,成就了一片又一片绿色。如今,这一片绿色汇聚成了占地9.7万亩的林带,树起了一道守护陇中大地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
一棵接着一棵种
华家岭最高海拔2445米,年平均气温只有3.4℃。华家岭林带蜿蜒曲折,东起通渭县义岗镇、西至安定区宁远镇,共有68个行政村。
这里曾经是西安至兰州的必经之地,公路常年因雨雪而泥泞不堪,人们戏称这条“西兰公路”为“稀烂公路”。1940年,作家茅盾途经这里被风雪围困三天三夜,之后他在散文《风雪华家岭》中详细描写了华家岭行路之难。
上世纪60年代末,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华家岭的面貌,当地政府决定大面积营造“华家岭林带”,即以华家岭为中心,沿西兰、华双、漫会公路及其支梁植树造林。
1971年初,华家岭林业站成立,43岁的王福孔和40余名林业职工作为第一批职工,前往华家岭,开始在300亩试验场里播绿育苗。“山上没路、没水、没粮食,我们背起干粮,步行上山。为了方便,索性就住在了山上。”如今已经90岁高龄的王福孔回忆起当年的造林场景,仍历历在目。
上华家岭造林,头一件事就是解决生存问题。没有路走,王福孔和同事们便组织当地农民没日没夜地修,虽然大伙的脚上磨起了水泡、手背上裂开了大口子,但干劲却丝毫不减,路也一点一点往山下延伸;没有水吃,就从13公里外的马营镇往岭上驮;缺少粮食,大伙就从自己家里带来玉米面、糜面,每顿做成“拌汤”省着吃;没有蔬菜,大伙就在岭上挖点野菜,算是改善伙食。
育苗工作是林业站的“一号工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刚开始的时候,王福孔和同事们的育苗成活率几乎为零,经过不断探索,他们总结出了“旱地培育水地苗法”:先在一口大锅中将土兑上肥料和成泥浆,然后将幼苗根部沾上泥浆保持苗木本身的水分,提高成活率。幼苗栽种后,还需“三水三肥、四锄六抹”等十数道工序养护。
从育苗成活率几乎为零,到培育出适合华家岭生长的树苗,王福孔和同事们花费了8年时间,积雪、降雨、大风、浓雾是陪伴他们的“常客”。
“岭上一年一场风,不是南风就是北风。每年春秋造林时节,风吹到人脸上像刀子刮一样,每个人脸上都得掉几层皮。”今年70岁的退休老职工刘宗禹,记忆最深刻的是林业站里塌了补、补了塌的土炕,当时那是他们唯一可以取暖的地方。之后,他在林场工作了31年,每天都要在自己管护的山头上巡一遍,直到2002年在巡林途中发生车祸造成腿部残疾,才不得不离开自己坚守的岗位。
如今,家住在华家岭乡高尧村的刘宗禹老人,几乎每天都要拄着拐杖眺望山头。“呵护树苗成长就像抚育孩子,时间久了,和树也就有了感情。在站上,眼瞅着自己亲手种的树长得‘左看有样样,正看成行行’,心里可美了。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的一辈子值了。”老人说。
一代接着一代栽
栽种的树苗一棵一棵在成长,种树的人也一代一代在更替。
在华家岭林带沿线的每个林业分站,被称为“华二代”“华三代”的林业工作人员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远离城市生活,扎根于大山之中,传承着父辈的使命,以更加先进的技术、更加崭新的面貌,保护着这片绿色生态屏障。
刘耀强就是“华二代”中的一位。从小受父亲刘宗禹的影响,1995年从林校一毕业他就来到了华家岭林场,与其他“华二代”“华三代”一起根据华家岭山区不同的土壤条件和树木生长的差异性,开始积极探索杨树林带更新的新模式。
2000年,当地以小叶杨为主的“小老树”严重退化,病虫害逐年增多,加快脆弱生态区域的治理和初级生态建设成果的升级迫在眉睫。“华二代”们采取了三项措施:在低海拔区伐除病枯木,栽植侧柏,配置柠条,形成以侧柏、杨树、柠条为主的针阔乔灌混交林;在树木生长较好的区域栽植油松,配置沙棘,形成以油松、杨树、沙棘为主的乔灌混交林;在以华家岭为中心的区域内,栽植大苗云杉,配置沙棘,形成以云杉、沙棘为主的乔灌混交林。在此期间,为了防治病虫害,他们“起得比鸟早,睡得比鸟晚”,将各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在“有虫不成灾”水平。
2010年底,他们共完成更新改造1.2万亩,占林带有林地面积的26%。栽植云杉等针叶树苗88.8万株,配植沙棘、柠条178万株,保存率达100%。
2013年,甘肃农业大学毕业的王炜琨来到林场,成了“华三代”。
“刚到这里时感觉很荒凉,与想象中的工作环境真的是差太多了。”从最初觉得有些难以适应,到上山栽树、编写造林规划,王炜琨在这大山里一住就是一周,在老职工手把手传帮带下,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在他来之前,林业站没有专业绘图人员,每年计划哪片山坡种植什么树,种多少树,老职工们都是在纸上手绘,画了一张又一张,为华家岭的林业生态建设留下了珍贵的文史资料。王炜琨也开始发挥他的专长,用上了他在学校学习过的专业绘图软件,用电脑编制造林规划,使工作进度加快不少。但真正打动他内心的,却是老一辈人的坚持,他说:“前辈们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造就了现在的华家岭,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好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坚持呢。我是学林的,一定要来有林子的地方。我们应该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绿色的森林、清新的空气,是我们留给他们最珍贵的礼物。”
……
数代造林人,一个绿色梦。
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华家岭林业站累计完成荒山造林1.8万亩,三北工程4.34万亩,天保工程3.88万亩,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4.62万亩,华家岭站管辖范围森林覆盖率已达到86.81%,生态安全屏障已逐步形成。
绿了荒山鼓了钱袋
守得绿水青山在,自有金山银山来。绿色在华家岭上延伸,富民产业也在这里发芽,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育苗产业就是当地最具优势和潜力的富民产业之一。近年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华家岭乡利用自然条件,着力发展起以培育云杉、落叶松、油松等涵养水源阻挡风沙树种为主的高山育苗产业,全乡农业产业结构也开始由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向种苗产业转变。
大牛村是全乡云杉育苗的中心和基地。刚开始,村民到基地打工,基地便派出技术人员专门做指导,教村民如何种好树、如何施好肥、如何防治病虫害。学到了技术后,大牛村人慢慢地都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起了树,在自家的田地里育上了云杉、油松等苗木。为了让苗木成活,村民把每一棵幼苗都当成宝贝疙瘩,专门浇干净的水;栽活了之后,便卖给基地。
牛家村村民张奇,每年春秋季育苗的时候,都和村民到基地打工,在挣钱的同时学习育苗技术,今年他种了10亩云杉。一些头脑灵活的村民,前些年就走上了这条路,今年仅云杉种苗收入就达五六万元。
一花引得百花开,在大牛村的典型示范带动下,华家岭林带上68个村的育苗户迅速增多,育苗基地不断扩大。如今,华家岭育苗基地已发展成为全市乃至内蒙古、青海、宁夏、陕西等省区的重要树苗供应基地。同时,以华家岭林带为圆心,绿色也逐渐向整个定西市辐射开去。2014年7月,中央批准定西市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定西市委、市政府响亮地提出坚持“生态立市”的第一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大力植树造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近3年,全市共完成造林封育67.23万亩,森林抚育22.3万亩,面山绿化29.0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11.4%增加到2016年底的13%,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绿色飞跃”。(甘肃日报记者 杨世智 定西日报记者 张莉芳 王霞飞 陈丽)
本文来源: 林业网
18.12.2017 09:08
江西让贫困群众吃上“生态饭”摘掉“穷帽子”
记者从江西省林业厅获悉,近两年,林业网
安徽省林业增绿增效行动首战告捷
今年是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的启动之年。去冬今春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总结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扎实苦干,实现林业“双增”行动首战告捷。今年全省共完成造林148.林业网
辽宁加快推进林业改革 5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211万亩
辽宁近五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211万亩、封山育林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