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全力应对“7.20”极端强降雨防汛工作

21.07.2016  18:43


              7月19日起,北京市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城市内涝严重。7月20日11时30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至20日晚强降水持续。为降低强降雨对师生教学科研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我校后勤管理处提前准备,积极采取防汛抢险措施,确保校园正常秩序。


              受“7.20”极端强降雨天气影响,学校主楼、科技楼、英东楼、西贴建楼、一公寓、专家楼、艺术楼、邱季端体育馆,学1、2、3、4、5、11、14、16楼,学五食堂、新乐群食堂、员工食堂、实习餐厅等20栋楼出现不同程度的屋顶漏水和地面积水情况;新松公寓、兰蕙公寓、留学生公寓、励耘公寓等4栋楼30多个房间出现渗水现象;化学楼、清真食堂、学五食堂等3处出现供电设备严重漏水情况;校园道路积水面积3万余平方米左右,积水最深处30公分;供配电等地下管井管道进水达2.0公里长,积水最深处1米多。


              在接到暴雨天气橙色预警后,后勤立即召开紧急工作会议,校长助理张强对防汛抢险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全体党员干部坚守防汛最前线,雨不停险未消人不撤;二是各单位立即统计汇总重点防汛区域情况,加强防汛措施。19日晚上起,后勤在学生宿舍、办公楼、教学楼、配电室、锅炉房、人防地下室等重点防汛区域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在各个漏水、积水、渗水区域安排人员24小时及时清理,并对学生公寓每个宿舍进行无死角巡查;20日晚上21:46至21日凌晨3:00,全力排查因大雨导致的供电线路故障停电等状况。目前,后勤近千名职工在张强校长助理的带领下,坚持在防汛抢险一线奋战了36个小时,及时处置极端强降雨带来的各类故障和隐患,保障全校各类设备设施和后勤服务工作运行正常。


              6月初,后勤召开校园防汛工作专题会,要求后勤所有单位严格落实《北京师范大学防汛工作预案》要求,在汛期坚持“天天有检查、周周有抽查、月月有演练”。强调后勤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要冲在一线。会议要求密切关注汛期动态,提高防患意识,全面排查学校各区域排雨(污)水系统,以及办公楼、教学楼、宿舍、食堂、配电室、地下人防空间等重点防汛区域,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汛期,后勤党政负责人、主管及以上党员干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组建后勤抢险突击队应对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在今年“6.10”北京突发冰雹风雨天气和“7.20”极端强降雨防汛抢险中,后勤防汛抢险运行机制顺畅,保障了全校师生员工人身安全和校园设备设施正常有序运行。


(后勤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