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我校极地研究中心成立 多学科交叉引人瞩目
为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导航脱困冰海的喜讯余温尚在,5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极地研究中心成立。原国家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国家海洋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巢纪平、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廖小罕以及来自国家科技部和海洋局领导和专家出席成立仪式。
史培军副校长对极地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指出,北京师范大学对极地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国家极地考察对成立之初,我校环境所、地理系、生命系的教授就参加了极地科考,并先后多次去南极展开第一波南极问题的研究,这标示着我校基地问题研究已初具基础,极地研究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这也将是未来极地研究的重要合作平台。
意义重大:服务国家极地战略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习近平指出,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徐冠华院士在致辞中指出,极地研究工作对全球气候变化、碳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极地科学考察还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重大国家战略密切相关。
北京师范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将以国家极地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积极参与南北极科学考察,通过整合北京师范大学在极地科学领域的相关学术资源,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集成学校在极地地学、天文、生态与环境和心理学等方向国内顶尖的学术研究力量,形成面向国际极地科学前沿的创新交叉科研平台。
据中心主任程晓介绍,北京师范大学在极地地学、天文、生态与环境和心理学等领域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学科基础,并已在相关领域做出诸多开拓性贡献。例如:2012年,成功绘制出世界上首张高分辨率的南极洲地表覆盖图,入选科技部“十一五”重大科技成果展;2014年1月,成功协助被困南极冰海的南极科考船“雪龙”号脱险;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南极观测数据进行天文研究并发表高水平成果;连续11年参与南极越冬队员的选拔与研究工作等。
学科交叉:四大主要研究方向
极地研究中心目前设有极地遥感与气候变化、极地天文、极地生态与环境和极地心理学四个研究方向,将联合多个院系开展南北极交叉科学研究。
极地遥感与气候变化研究方向利用遥感卫星资料,对极区的冰盖过程、冰流模式、海冰监测和冰芯数据处理等开展综合前沿研究,同时发展极地无人机技术和极地观测卫星星座的发射与应用。
极地天文研究方向将充分发挥南极天文台站的高质量观测数据获取和分析处理优势,针对引力透镜、暗物质与暗能量、双波段恒星脉动和星震学等前沿课题展开研究;推进“南极天文台”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实现南极天文观测常态化;收集与深入分析南极望远镜数据。
极地生态研究方向将就人类活动对企鹅等鸟类的影响、南极冰缘土壤发育过程和南极生态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相关结果将为了解南极生态系统的演变趋势以及我国履行《南极条约》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极地心理学研究方向将建立和完善“极地考察队员心理选拔规范”;主持越冬队员选拔方案制定、中国科考队安全事故调研与危机防范,越冬队员心理社会适应性研究等社科项目;并为长城站、中山站开通心理咨询服务专线。
最新成果:冰架崩解数据相当于给南极“体检”
极地研究中心展示了一系列最新极地科研成果,这也是我国极地科学家对世界首次正式发布研究数据成果。中心首次发布了2005—2011年南极洲冰架崩解数据集,这是迄今人类对南极冰架崩解做出的最精确和细致的度量,该成果揭示了南极冰架崩解和退缩机制。“这相当于为南极做了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有专家评价。同时,这项成果还有望解释以下几种国际上极地与气候研究中的热点与难题:南极冰架的崩解与海平面上升有着怎样的关系;南极海冰不减反增,与冰架的崩解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尽管二氧化碳排放越来越多,1998年以后全球变暖却出现停滞,这与南极冰架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另一个引人瞩目的数据成果是极地遥感无人机系统及今年航拍获取的南极拉斯曼丘陵三维影像,“极鹰一号”小型无人机刚刚圆满完成飞行任务从中山站区返回国内,这是我国首次在南极地区利用无人机进行遥感测绘作业。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科考人员克服极地极端恶劣环境共开展了7个架次的航拍,完整覆盖拉斯曼丘陵和达尔克冰川前缘。
同时发布的数据成果还有南极洲蓝冰分布图(2000年)和盾牌座δ型变星HD92277南极冰穹A双色光变曲线数据。这些数据成果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美国国际冰雪中心和我国极地考察数据网站做到了同步发布。中心在国内和国外同步发布这些数据成果,这对推动极地科学深入研究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