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涛三读

29.10.2014  11:45

      李松涛,辽宁昌图人。新时期文学之初,松涛以组诗《深山创业》、诗集《第一缕炊烟》在诗坛声名鹊起。

 

      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忧患交响曲》,收松涛长诗《无倦沧桑》、《拒绝末日》和《黄之河》。3首长诗分别获首届鲁迅文学奖、首届艾青诗歌奖、首届全国环境优秀文学奖等奖项,奠定了松涛诗坛领军人物地位。

 

      我此次撰文不敢妄谈松涛诗的艺术造诣与艺术成就,只是三读松涛诗后,心中感慨良多,愿与读者诸君分享。

 

      一读松涛的人文情怀

 

      松涛的诗澎湃着诗人的责任,诗人的良知。松涛坦言,“我坚信诗在提升社会文明进程中,永远不是格外之物。”松涛是有大爱的诗人。他宣称,自己的诗作“理性为杠杆,忧患为底色。试图从微观着手,提炼出宏观的寓意。由始至终,只想体现出两个字:关爱!”松涛强调书写的意义,因为他视文学的价值为自己生命的价值。他说:“我知道自己的作品中,钙质多于柔情,忧思多于浪漫。反思历史,因为我关注现实;苛责环境,因为我热爱世界。

 

      松涛的诗充溢着对现实无情的批判。面对波澜壮阔的黄河和灾难深重的民族,诗人清醒地知道,黄河的历史与现实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因为“你曲折,让道路也曲折;/你坎坷,让九州也坎坷;/你受难,让历史也受难;/你浑浊,让现实也浑浊。

 

      二读松涛的历史思辨

 

      松涛的诗是亲历黄河、亲吻民族、叩问天地的大作。松涛有大抱负,大胆识。松涛的诗有大慈悲,大关爱。松涛的诗是说古论今、见微知著、博大精深的杰作。松涛痛心疾首地慨叹:我们这些背叛了自然、也背叛了孔子的后人,居然“让山河连声呼救,/让地球弱不禁风,/让《论语》无语可论。/让《诗经》无经可念,/让《春秋》不像春秋……”(《黄之河》)品读这些诗句,我们怎能不心生对祖宗的愧疚,对大自然的羞赧!

 

      三读松涛的生态忧患

               

      松涛深深忧虑着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创作于1991年荣获首届全国环境优秀文学奖的《拒绝末日》,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保护生态、呵护地球、关爱人类的责任与担当,让诗人不顾文人的优雅、诗歌的优美,袒露胸襟,直抒胸臆。松涛说:“时下,个人精心装修的住房越来越讲究,而门外的公共环境由于大肆破坏却越来越糟糕了。从山清水秀到山穷水尽,仿佛咫尺之遥。《拒绝末日》既是一种痛彻肺腑的实感,也是一种亡羊补牢的呼吁。

               

      《拒绝末日》全诗共十章。《元殇》一章悲悼与村庄、与地球、与人类同生死共患难的老榆。曾经拯救人类于旱灾水灾、于水火、于饥馑之中的老榆树的尸体被人类残忍地肢解了,诗人悲痛万分,惋惜老榆的生态庇护、老榆的文化传承和老榆的不尽沧桑。《SOS-紧急呼救》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号。“地大的恶行,触怒了地。/天大的贪欲,惹恼了天。/地球已千疮百孔,/天空已恶云密布。/灾难性的行为造成灾难,/毁灭性的活动导致毁灭。/”资源报警,能源报警,环境报警,生态报警,诗人椎心泣血,哭天抢地,向着全世界全人类发出最后的警告。《疮痍遍地》哭急剧减少的耕地。供养人类衣食温饱的土地,今日“疮痍满目,呻吟盈耳?/一群混账子孙,/几乎丧失了——/最后的生养之地!/最后的立足之地!”今天的人类破坏了生我养我的土地,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繁衍的土地。万罪莫赎的我们应该向土地忏悔,向土地请罪。《贫血败血并发症》哭人类不可或缺的淡水。“没有水的滋润,/世人欲哭无泪。”“水以拂袖而去的方式,/发泄着怨气;/水以泛滥成灾的形式,/释放着怒气。”洪涝灾害频仍,江河湖海污染,淡水极度短缺,已然触目惊心。缺水的国度、缺水的民族、缺水的人类,定然身心干涸。《凋枯的葱茏》哭日渐减少的森林。“发狂地砍伐!/发疯地砍伐!/忤逆子孙真真愧对盘古,/斧子传到今天,作用异化了——/先人用它开天辟地,/后辈用它毁天毁地。”从森林里走出来的人类,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不知感恩毫无顾忌地砍伐曾经是自己摇篮的森林。面对同类的忘恩负义,诗人怎能不痛心疾首!《血祭》一章则为我们人类的朋友——野生动物痛哭。“珍禽异兽悲凉之际,衣冠禽兽欢愉之时。”维也纳贝多芬广场的鸽子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风筝,斯德哥尔摩高速公路上备受人类礼遇的野鸭与北京龙潭湖被射杀的天鹅,形成了何其鲜明的对比。《娲石何在》哭严重污染的大气。“山是原有的,/就要没有了;/水是祖传的,/就要失传了。/硕果仅存的蓝天白云,/也皆已嚼不出原汁原味。”“长空不时发布短讯——又有黄风过境!/又有紫雾来袭!/又有黑雪临头!”想想频频光顾的浮尘、扬尘、扬沙、沙尘暴和浓浓的雾霾,我们的头顶上早已不见了原来一碧如洗的蓝天。《尖锐的敌意》斥责国际军备竞赛和地区军事冲突。《自杀的人类》控诉“建设屡学不会,/破坏无师自通”的人类道德沦丧。

 

      《激活开花结果的根系》是全诗的结束篇,写到这里,松涛的诗句从激劲变为深沉,动情地呼吁世人保护生态环境。“从净化心境,/到净化环境。”“栽一棵树吧!/种一片草吧!/植下我们真实的悔意。”松涛不是夸夸其谈者,不是悲观厌世者,他从危机中看到了生机,从绝望中生发希望。诗人坚信,“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宏图重展——/这是希望复活的时代!这是乾坤再造的时代!”诗人提醒世人,“把一条环保的防线/从山头挪到心头,/从沟底移至心底!”诗人满怀深情地呼唤,“让每一个植树节苍翠起来!/让每一个爱鸟周欢啼起来!

               

      这篇短文,无法传递《忧患交响曲》数千行诗句厚重的精华。我愿意在文末真诚地告诉读者诸君,《忧患交响曲》真的是振聋发聩、荡涤灵魂的好书,值得一读。

               

      (作者系辽宁省抚顺市林业局造林营林处处长,从事林业工作23年,为中国林业作家协会、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h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