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在第八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喜获佳绩

03.06.2015  19:37
      5月30日,第八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暨特等奖答辩会在北京联合大学举行,共有来自北京各大高校的121个作品参加本次答辩。我校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六项、三等奖四项的好成绩取得首都赛“优胜杯”,并获得市级“优秀组织奖”。此次获奖实现了我校首都“挑战杯”特等奖时隔6年的突破,14组作品获奖也创我校首都“挑战杯”获奖数量的历史纪录。   自去年11月本届“挑战杯”竞赛启动以来,我校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选拔赛,组织了多场培训指导讲座与多轮评选。电信学院、经管学院、理学院三个竞赛分委会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同学们积极参与,共有300余项作品2000余名同学报名参赛,参赛作品整体水平较高。最终我校推送了9项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4项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类作品、2项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类作品参加本届“挑战杯”首都赛。这些作品研究领域全面,覆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科技发明制作3大类;研究内容贴近实际,既有精美的机械设计等科技制作,又有涵盖物流管理、电信化工等社会前沿话题的调研报告和科技论文,体现了我校大学生扎实的学术功底,日益增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关注社会民生,心系祖国发展的基层意识。在参加首都赛前期,相关单位邀请相关教授进行模拟答辩,并对参赛作品逐个点评,精心指导。我校4项作品在83所学校的1000余项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这次答辩。     通过首都赛网络评审,我校的四项参赛作品获得了冲击特等奖的资格。答辩当天,他们通过PPT答辩或展位答辩的形式系统阐述了参赛作品的项目背景、核心技术、创新设计、发展前景等内容,阐述流畅、回答准确,将作品向各位专家评委做了精彩的展示,同时也展现了我校学生优良的学术素养与科技创新风采。经过紧张激烈的答辩评审,“新型盲文点显器”项目夺得特等奖,“无人机物流投送精确引导系统”、“多足仿生代步车”、“溶液加工的陷阱辅助光电倍增聚合物光电探测”项目荣获一等奖。     “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主办,举办八届以来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推动广大高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集中展示了高校的育人成果,体现了鲜明的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良好的影响。                     附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