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李梅 李洁 时勘:社会支持助人从哀伤中恢复

19.09.2016  20:40

至爱亲人的离世往往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痛苦,并对其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等方面造成破坏性的影响。2013年,《美国精神疾病与诊断手册(第5版)》(DDSM-V)新增了两个与哀伤有关的疾病概念,即持续性复杂哀伤相关障碍和与哀伤相关的适应障碍。2015年,《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将延长哀伤障碍列为一种新增的精神障碍,放在应激相关障碍的类目下。这表明,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丧亲哀伤的独特性与严重性。与此同时,广大研究者也积极致力于探索能够促进丧亲人群从哀伤中恢复的因素。

近40年以来,社会支持这一概念在多个学科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被誉为“黄金变量”,它对于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变迁、危机事件等多种应激情境,改善个体的身心健康与社会功能具有普遍的增益功能。因此,研究者自然也期待社会支持能够成为帮助丧亲人群从哀伤中恢复的重要情境因素。然而,丧亲是一个独特的经历,人们失去的不仅是亲人这个重要的情感联系对象,还可能失去一些生活中的角色以及财富的来源等。因此,丧亲人群经历着来自心理和现实生活适应两方面的挑战。在此情境下,只有与其特殊需求相匹配的社会支持才能有效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恢复。

丧亲社会支持领域虽然缺乏成熟的理论框架,但经典的认知压力理论、依恋理论以及丧亲哀伤适应的双程模型理论对于理解社会支持在丧亲领域如何发挥作用提供了启发。

  缓冲与恢复:丧亲社会支持的作用

拉扎勒斯(Lazarus)和福克曼(Folkman)的经典认知压力理论强调认知评价的作用,认为给个体带来影响的并不是压力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它的主观评估。因此,压力影响产生的过程是一个受到认知调节的心理过程。评价发生在两个阶段,即初级评价与次级评价。初级评价中,个体对事件或情境对自身的威胁程度做出初步评估。此时个体关心的问题是“这对我是否有威胁?”次级评价中,个体对情境的负荷要求与自身资源的匹配情况再次做出评估,即评价自己处理压力事件的可用资源是否能够与情境的要求相匹敌。此时个体关心的问题是“我能否处理?”初级与次级评价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

该理论认为,评估系统可以降低人们对压力事件威胁性的评价,而对于应对资源丰富性的评估可以降低压力事件带给个体的影响。在丧亲情境下,认知压力理论认为环境中的社会支持可以作为资源,帮助丧亲个体抵御丧失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因此,施特勒贝(Stroebe)认为,认知压力理论是将社会支持作为丧失的一种补偿性资源,具有代偿性的作用。

基于认知压力理论,科恩(Cohen)和威尔斯(Wills)提出,压力情境下(如丧亲)的社会支持可能通过两种途径产生影响。一种途径是短期内更替评估系统。在社会支持的帮助下,个体感觉丧失不再有那么大的挑战性,而且个体感觉到会有更多的办法和策略。另一种途径是长期内更替应对策略。社会支持可以抑制无效的应对策略,提升有效的应对策略。施特勒贝认为评估途径发挥缓冲作用,应对途径发挥恢复作用。丧亲社会支持的缓冲作用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变弱,但其恢复作用则会随着时间而增强。由此可见,不同时间框架下,丧亲社会支持发挥作用的途径也是不同的。

  不安全型依恋个体更难摆脱丧亲的悲痛

鲍尔比(Bowlby)的依恋理论为人们理解依恋和分离反应提供了行为学视角,对哀伤领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影响深远。依恋被定义为与某个亲密对象的情感联结,并且抗议与此依恋对象的分离。哀伤个体在心理上感觉到的分离痛苦是有意义的,这有利于将与依恋对象的心理联结关系长久储存在心中。

基于鲍尔比的依恋理论,有研究者提出了基于依恋的丧亲适应模型。即当依恋对象死亡时,个体的依恋系统被激活,关于与依恋对象关系的旧有心理表征需要更新,以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境。不同依恋风格的个体,其心理表征更新的过程存在明显差异。不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个体由于无法恰当地处理丧失引发的情绪痛苦,依恋关系表征的更新存在困难,他们难以真正接受亲人死亡的现实,并对外部世界失去探索的动力与兴趣,且社会功能受损。

丧亲的压力使个体从外部世界退缩,长此以往则会导致个体害怕失败,并影响掌控感与成就任务,不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而一个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则会补偿这种暂时性退缩,通过社会支持中的人际互动使个体保持掌控感,不再害怕失败,促进个体更好地应对,更多地思考未来计划,并促进个体内部工作模型的更新,良好地适应丧亲。

  在丧失与恢复间摆荡 有助于对丧亲的良好适应

早期哀伤理论认为,丧亲个体必须要直面死亡丧失的现实,经历一定的悲伤阶段和任务。而丧亲哀伤适应的双程模型理论则认为,完成哀悼的途径不仅有一条,丧亲个体完全沉浸在哀伤的痛苦中未必一定有帮助,人们长久以来忽视了回避、否认等防御方式所带来的益处。另外,除了丧亲事件本身作为压力源以外,个体还可能面临丧亲所带来的其他次级衍生压力源,如经济困难、遗产事务、单亲承担双亲的责任等。因此,在整合了创伤理论、认知压力理论与依恋理论的基础上,施特勒贝提出丧亲个体的日常经验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是丧失导向,二是恢复导向。前者聚焦于评估与应对由丧亲经历本身所带来的问题,包括悲伤过程、悲伤侵入、破坏与重置持续联结、否认或回避恢复的改变等。后者聚焦于应对丧亲带来的次级压力源,重新思考与计划丧亲后新的生活,包括参与生活改变、做新的事情、哀伤中分神、否认或回避哀伤、新的角色与身份认同、新的关系等。丧亲个体的日常生活经验是在两个导向之间往复摆荡,动态摆荡的过程有助于个体对丧亲的良好适应,而若静态地过度沉浸于任何一端都会使适应哀伤遇到阻碍。

基于施特勒贝的双程模型理论以及豪斯(House)的社会支持传统分类观点,李洁提出了一个理解丧亲社会支持的新模型。该模型描述了丧失导向和恢复导向中可能的社会支持内容与分类,即在两个方面都会有三个种类的支持,包括帮助个体情绪适应(情绪性支持)、协助现实事务(工具性支持),以及为丧亲者的行为和面临的困难提供评估和信息反馈(信息性支持)。

该模型假设丧亲社会支持共有六个维度。其中丧失导向中,情绪性支持的主要内容是帮助个体处理与丧失有关的情绪,工具性支持是帮助个体处理死亡带来的现实问题与麻烦(比如安排葬礼等),信息性支持则是提供与丧失适应有关的信息和评估。在恢复导向中,情绪性支持的主要内容是帮助个体参与产生积极情绪的社会活动,工具性支持是提供解决日常生活压力中的支持(如丧失配偶后要承担的双亲养育角色等),信息性支持则是提供与日常生活适应有关的信息与评估。该模型为理解丧亲社会支持的内容、种类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的过程提供了框架性的理论假设。

综上,经典的认知压力理论、依恋理论及双程模型理论为丧亲社会支持的理论假设作出了贡献,但这些理论假设仍需进一步的实证探索。丧亲社会支持的理论最终将走向整合,为社会支持在丧亲适应中的作用实践提供指导。

(李梅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研究生;李洁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师;时勘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9月19日第1052期)

原文链接:

[ 中国社会科学报]李梅 李洁 时勘:社会支持助人从哀伤中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