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拉美之行修筑两条“通道”

24.05.2015  14:19

李克强总理和桑托斯总统出席中拉人文研讨会

  透视李克强总理出访拉美行程,两条非凡的“通道”正在显现。

  一条是物质通道。就像“月映万川”,这一通道显现在中拉合作的诸多项目中。小到里约热内卢的地铁;中到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项目——线路全长超过 2000公里,穿越巴西大部分国土;大到两洋铁路这一“超级工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穿越巴西、秘鲁贯通南美大陆,长达5000公里。

  李克强在拉美首次提出的产能合作“3×3”新模式,可视为关于这一物质通道的理念阐述。尤其是其中第一个“3”:契合拉美国家需求,共同建设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实现南美大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另一条则是心灵通道。如同“月映万众”,李克强传递出的对于中拉关系的诚意,叩开了拉美各国民众的心门。同时,他的出访也把这片远隔重洋的瑰丽大陆拉近到中国人眼前。

  中国总理不仅是在“超级推销”,更是在修筑“通道”。

   真正的人文外交,而不是仅点缀文化议题的外交

  总理出访,外交术语叫高端访问,简称“高访”。传统的高访,当然是政治、经贸为主,一般也会包括文化议题,但多是提纲挈领式的原则性宣示。

  此次李克强出访拉美,一下子生动起来,比如哥伦比亚当地时间5月22日的一场中国—拉丁美洲人文交流研讨会。

  两国文化部门联手举办的这场盛会,李克强与哥总统联袂出席。莫言、铁凝、蒋方舟等本来与外交尤其是高访“不搭界”的作家,与两国领导人并肩坐在台上。

  同样,在秘鲁,两国文化部门将举办中国—拉丁美洲文明互鉴系列活动。中方这些文化人士将继续参加,到访秘鲁的李克强也将出席。

  总理在到访国参加此类“具体而微”的人文交流活动,不能不说是高访形式和内涵上的一种创新。无论对于当地民众还是国内公众,这样的外交形象都更具亲和力和感召力——领导人出访力推中国装备和产能输出,已成功地在国际上树立起中国经济“硬”形象;以文化破题,则有利于展示中国“软”实力,同时表明一个文明大国谦逊、开放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