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教授先进事迹在师生中引起共鸣

11.09.2016  11:37

  教师节前晚,李保国教授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我校,追忆和讲述这位被誉为“时代楷模”的农大教授。李保国老师的事迹感动全场,他的精神也在师生心底激起深深共鸣。

  “听了这次报告,心里很感动”,动物医学院教授杨汉春说,李保国老师无愧于教书育人和社会服务的楷模,他30多年的工作,在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树立了榜样。大学教师,要像他那样用心,把书教好、把学生培养好;农业院校中,各学科不同,但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为一线服务、为社会服的特点,李保国老师留下累累硕果,也留给大家精神激励和很多启示,最突出的就是:社会、产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价值所在。

  李老师身上反映出来的“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是我们青年教师、科技工作者的应该也必须坚持学习和传承的精神——农学院青年教师陈源泉说。从李老师身边人的讲述里,让人心里深深地记住这位优秀科技工作者、好老师、好党员。他说,和李保国精神相近,学校历史上、现在我们的身边,长期坚持在各地基层,形成精神传统。榜样的精神,是我们成长的思想引领。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精神继续坚持和传承下去。

  科研院常务副院长段留生已经不止一次听取先进事迹报告。他说,每次听到讲起李保国老师的事迹感人至深。他的品格质朴、扎到山里去创新和实践、凭着一种信念为老百姓奉献,突出体现了农业科教工作者的优秀品质,他是这个群体最优秀的代表之一,非常值得纪念、值得学习。我们是农业大学,科研工作的特色是顶天立地,为农业提供今天的和未来的科学技术。科研院先后组织参加现场听报告、视频学报告。段留生介绍,大家在学中也在思考:怎样更好地为学校师生们做好服务工作?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面向在基层一线的师生——他们在前方服务,我们有责任为他们做好服务,提供尽可能的便利和支持。

  我校科技小院的师生扎在乡村小院,做的也是服务老百姓的“具体事”。老百姓找上门来,有些是专业外的科学技术问题,有些是生活中的疑难,只要是问题他们全力帮助,“因为老乡们需要”。李保国教授的先进事迹,让他们精神共鸣。

  园艺学院的60多位新生这晚一起听取了这场报告。李老师坚守太行山里35年如一日,陈珊漫同学说,“我被这份坚守震撼”。邹豪同学说,我们要学李老师的精神,沿着李老师的路走。园艺学院硕士生曹晓倩本科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她说,听了这次报告,对“太行山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促动自己对专业和未来有新的思考。农业大学,精神相通,使命相通。自己是党员,要把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牢记心头,发挥好先锋作用,发扬前辈师长的传统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