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李保国专题:太行新愚公事迹荡涤灵魂
绿色新闻网报道 9月13日,校党委召开学习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各学院的15位基层一线教师代表结合工作,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学习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的体会。绿色新闻网将陆续转发各位教师的发言稿,与大家分享。
水保学院教师王云琦在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
4月12日,两千余人自发前来送李保国教授最后一程,这位30多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区的“太行新愚公”事迹,荡涤灵魂,谱写了一曲质朴无华又感人肺腑的壮丽诗歌,彰显了共产党人个人实干、为团队奉献、对集体担当的优秀品质。
一、作为个人: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检身正己,服务社会。
河北农业大学校长说:“李保国教授把实验室安在山沟里,把最好的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这正是李保国同志秉承的实干精神,按“科研为生产出题,生产为科研解题”的思路,产学研用结合取得了卓越成果。不仅发表文章170余篇,其中SCI27篇,而且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这也正像我们水保人一直秉承的精神,“把精彩论文写在大地上”。他检身正己,不拿农民一分钱,还经常给贫困学生交学费,拿出自己的工资给他们当生活费。正如他常说:“我自己就是农民的儿子,农民的孩子上学不容易”。
为团队:顾全大局,奉献自己,淡泊名利,造福人民。
作为课题组负责人他大局为重,听从党的召唤,扎根山区一待便是四年,带领自己的课题组攻坚克难,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各类课题20余项,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带领自己的课题组三十多年扎根基层,示范推广面积达1826万亩,为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心系群众,奉献自己,带领自己的课题组,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成了“技术把式”,李保国同志被农民亲切地称为“科技财神”。而他自己淡薄名利,“把自己变成了农民,把农民变成了自己”,像李保国夫人买的那件红色冲锋衣般,将自己鲜红的热血奉献给了自己钟爱的果园和农民,
三、为集体:不畏艰难,玉汝于成,责任在心,担当在行。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吃苦受累都不是问题,要是一事无成,我才觉得有点不合适”。李保国同志用科技的力量,把荒山秃岭丢进历史,把绿水青山留给未来;李保国同志经常说:“干成点有益于人民的事,什么时候想起来,也是值得骄傲的。河北的山岭都绿起来,父老乡亲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就是他这分责任和担当,让贫穷困苦成为过去,让富裕文明变成现实。就是他这分责任和担当,把百万亩荒山变绿,带动10多万农民脱贫致富。追忆李保国同志的一生,扎根巍巍太行山,用生命的代价,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弥足珍贵。
关君蔚老先生曾提出,“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伟大愿景,秉承把精彩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水保精神,像西吉水保老前辈用水保科技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多年来北京林业大学水保学院追求卓越带领将水土保持发展与科技进步结合起来,推动着我国水保事业的发展。古人云“为官避事平生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作为水土保持工作者,我们将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个人要干在实处,对团队奉献自己,对集体增强担当意识,提升担当能力,让担当成为常态、成为习惯,成为服务学院、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一把“金钥匙”。(A19)
来源:水保学院 作者:王云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