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李义平:为什么应当实行供给管理
当此实行供给管理之时,分析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各自面对的问题和条件,对于理解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和供给管理将不无裨益。
经济运行从供给管理出发,经历了需求管理,又回到了更高层次的供给管理
经济学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把生产放在第一位,认为生产是第一位的,货币如同斯密所言,只是“流通的大轮毂,是商业上的大工具”。以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的名字命名的“萨伊定律”更是言简意赅地表示“供给会自动地创造需求”。他说:“仅仅鼓励消费并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供给消费的手段。”
然而1929年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却让经济学家始料未及,古典经济学和萨伊定律对此难以解释,从而应运而生了需求管理。需求管理先有实践,后有理论。1933年,罗斯福在经济萧条的严峻形势下宣布实行以需求管理为特色的新政。新政一反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守夜人”角色,积极干预经济,其主要内容是整顿和重建紊乱的金融机构和制度,通过扩张性政策,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并刺激人民群众的购买力。自此,美国经济有所复苏,尽管速度比较缓慢,并且时有反复。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把需求管理上升到了经济学的高度。他首次区分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开创了宏观经济分析的先河,否定了自古典学派以来的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基本假设,提出了需求管理的系统理论,其核心是经济萧条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主张通过扩张性政策加大政府投资,注入更多货币刺激经济,着力从需求入手去促成均衡。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受到了战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青睐,被誉为通向繁荣的经济学。
然而,需求管理的实践和理论并非一帆风顺,到了20世纪70年代,滞胀发生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交替上升,通货膨胀上去了,经济却没有实实在在地发展。经济学开始了对凯恩斯革命之革命。首先是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主张单一规则,即政府不要插手经济政策,只要把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固定在同期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水平,剩下的问题市场自然会有效解决。
对凯恩斯革命进行革命的还有供给学派。以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微观层面的问题,主张从供给方面解决问题,其显著特征是减税,让企业有更多的钱进行研发和生产,创造出更高层次、更新的需求,引领经济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减税还可以给人们以更大的刺激,促使人们更努力地工作,更多地投资,更好地发明创造,更敢于承担风险,更敢于消费。
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比较
比较一下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各自的特征,有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先期发展的市场经济国家在经历了需求管理之后,又回到了供给管理。
需求管理有如下特点:
其一,着眼于总量而不是结构,着眼于眼前而不是长远。凯恩斯对于经济萧条的判断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因为萧条,人们的消费能力受到了限制,其政策要旨在于通过进一步的总量扩张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事实上,经济所以萧条,是因为经济快速发展期间整个社会的投资过度扩张,投资了一些原本不该投资的项目,使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在这种情况下需求管理的总量扩张,使产能进一步过剩,以进一步产能过剩为依托的就业并非有效就业。随着过剩产品的滞销,只能是价格便宜、企业亏损以及新一轮的失业。
其二,认为政府可以花钱制造一次繁荣,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事实上,不是经济发展周期中的萧条阶段破坏了经济秩序和经济结构,而是快速的经济发展破坏了经济秩序和经济结构,萧条不过是市场机制的自我修正,通过破产、兼并重组强制性地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使得各种稀缺资源能够有效地重新分配。需求管理反应过度,没有给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只会使结构问题、产能过剩问题更加严重、复杂,以致走走停停,长时间徘徊在萧条阶段。刺激性政策提升了耐药性,使得刺激的边际效用急剧递减,且破坏了货币的稳定性。货币的稳定性一旦丧失,就会影响到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
其三,需求管理把经济发展更多地看作是宏观层面的问题,是宏观政策使然,忽略了经济细胞活力的提升。事实上,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微观层面的问题,是企业的活力和经济体的活力问题。经济体充满活力的标志,就是能自然地、快节奏地吐故纳新,能使资源高速度地有效配置。
供给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认为经济所以出现了问题是结构问题,是一个深层次的、长远的问题。结构问题的实质是在经济快速发展时大干快上,以致上了很多不该上的项目,形成了一些产业的产能过剩,资源错配。产能过剩的产业只是满足了人们一定阶段的需求,人们潜在的需求是永远没有尽头的。供给管理相信企业的供给可以创造出新的需求,因此要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包括产业方面的调整,即调整出新的产业、新的产品,使过剩产能顺利退出,使稀缺资源重新有效配置。一句话,吐故纳新。结构调整还包括从一个产业、产品的产业链的低端上升到产业链的高端。结构调整引领的经济发展是高质量的,是没有尽头的。
其二,认为经济发展来自于企业的活力,来自于微观层面,因此主张减税,主张藏富于民,藏富于企业,让企业更有资金创新,让人民更敢于消费。结构调整的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结构提升,因为创新可以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是市场经济下创新的主体。
其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竞争既激励创新,又淘汰落后。经济萧条阶段的功能就是强制性地挤出泡沫、淘汰落后,调整和提升结构,刺激创新。淘汰落后产能的办法包括破产、兼并重组等。
其四,供给管理的前提是人们手里要有钱,因此必须通过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健全社会保障,适当提高人们的福利,让人民群众真正有钱消费,无后顾之忧地消费。
供给管理更适合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主要是结构问题和创新问题。
结构问题是既有的发展模式形成的。一是我们担当了世界工厂的角色,承接外来产业转移,形成了既定产业的巨大的生产能力,这些生产能力没有跟上世界需求层次的提升。二是大干快上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各地对房地产的情有独钟,提升了这些行业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业的产能。三是地方政府的攀比和仿效,任何新兴产业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低层次的产能过剩。四是时不时出台刺激政策,加剧了既有产业的产能过剩。五是僵尸企业难以被淘汰,而创新问题又受着历史和制度安排的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急需通过创新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必须有能激发创新的制度安排。
有效供给管理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供给。其要旨包括:
让企业真正成为企业,并且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因为说到底供给是企业的供给,是企业把人们潜在的消费欲望变成现实的消费,把人们抽象的消费意图变成形象的消费。
让竞争规律起作用。竞争规律可促使进步,又可以淘汰落后。促进进步是每每有企业为了获得超额的社会回报而率先创新,随之引领其他企业纷纷进入,利润被平均化,技术和产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这样的过程在新的层次上不断重复,结构得以提升,经济随之发展。没有进步的企业势必被淘汰,没有淘汰就没有创新。
政府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转变政府职能。首先政府要有战略定力,清楚地认识经济问题的症结所在。其次政府虽然可以对产业发展发挥适当的指导作用,但不要直接支持具体产业,不要干预企业,给市场留下足够广阔的选择空间。
支撑供给管理的是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有效的市场是公平竞争的市场,因此政府应当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旨,一是地方政府千万不要扮演市场主体的角色,因为任何新兴产业都可能在行政力量的支配下一哄而上,形成新的产能过剩。二是让市场价格灵敏而正确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指引资源的合理流向,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三是完善破产、兼并、重组等市场经济应有的淘汰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消化过剩的产能,重新有效地配置被过剩产能占有的资源。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强调供给管理,但并不否认需求管理在特定背景下的作用,例如弥补教育、卫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边等,应当有针对性地使二者巧妙结合。
(李义平,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