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记者李婷婷)负责15项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参与制修订4项纺织印染标准项目……这是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检测中心技术总监朱洪亮在8年工作中取得的部分成就。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示了关于表彰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朱洪亮荣获“先进工作者”。
参与15项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
2007年,朱洪亮从东华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工作。至今,他参与了15项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是其中3个项目的项目负责人,12个项目的骨干;并参与《纺织服装检验检测技术》教材的编写。
“棉/氨混纺织物氨纶含量快速分析方法研究”项目在试验阶段,朱洪亮从数千个样品中挑选代表性样品并分类和拍照;对各个细节反复推敲和试验,最终做到了1分钟内准确无损鉴定棉氨织物中的氨纶含量。2011年11月,这个课题顺利通过成果验收,并受到专家验收组高度评价。
目前朱洪亮已将此项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常规检测的质量复核工作,每天的棉/氨纶样品约20批,能避免出现错误结果。
废寝忘食探索“空白”领域
“他为人低调、随和,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也很热心指导帮助别人。”这是同事眼中的朱洪亮。除了热心,朱洪亮在工作中还有一股子“愈挫愈勇”的韧劲儿。
2008年初,刚进单位没多久的朱洪亮就迎来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单位成立了一个新项目实验室,由他和另一位同事一起负责皮革及地毯产品的扩项任务。无论是对于北京市纤检所还是朱洪亮他们,这项工作完全是个空白,没有任何经验可参考,困难可想而知。
接手新项目后,朱洪亮发现,有的标准在实际中根本无法使用,有的标准标龄太长无法适应新需要。为此,他开始不断寻找标准主要起草人或者相应的标委会,沟通标准的具体细节,慢慢地掌握了标准体系和规律。同时新设备都是企业刚生产出来的,朱洪亮必须和工程师一起研究如何使用。
那段时间,朱洪亮与同事们时常彻夜工作,每个项目都是每人操作5遍以上,数据比对全部没有问题后才放心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