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北京本科录取率“破六”,高校核心竞争力在哪?

20.07.2015  02:45

 

   唐宇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2015年,北京高招本科录取率第二次“破六”,惊喜却不意外。对考生而言,一方面,接受高等教育越来越容易;另一方面,考生们面对高考的压力却不见减弱。考生的关注重点从原来的有学上向现在的上好学校、读好专业转移。高考不再仅仅是考生之间的竞争,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回顾近年的高招宣传,各校大招、妙招频出,展开对优质生源的“掐尖”大赛,有媒体戏称之为“‘掐’出来的名校”。这种关系就像两个“对嘴儿”的漏斗,两头的竞争都汇集到一个点上,就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考生选择的依据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维持自身持续竞争优势也是依靠核心竞争力。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宏观的系统,既包含了学科实力、师资水准、基础建设这样的硬指标,也包含了大学精神、大学制度这样的软指标。提升与发展非一蹴而就,有两点尤为关键:一是高校办学要从量的扩张真正转向质的提高,以特色形成优势;二是防止“重招生、轻培养”的弊端,优秀的大学不仅要吸纳优秀的人才,重在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高金萍(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2015年,北京本科录取率达到62%,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大众教育阶段的显著特征是:课程更趋模块化–通过获得学分完成学习,选课更加灵活化–跨主修领域甚至跨校选课。在这个特殊阶段里,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学分制和模块化的课程,也不是名师大家,而是由师生共同创造、长期培育的独特校园文化。所谓文化化人,就是通过校园文化的濡染,为学生打上一个永难磨灭的人生烙印,助学生养成一种优雅高贵的人格气质。知识和技术在不断更新,而人格气质将永存天地之间。中国传统文化把君子人格视为理想人格。孔子认为,君子之美体现在五个方面:“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在张弛有度中,体现其“”–不功利、不抱怨、不贪婪、不骄傲、不凶猛。在大众教育阶段,要避免千校一面,高校唯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狠下功夫,才能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之功效,培养造就具有君子风范、家国情怀的现代大学生。 
  
  张春萍(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和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大学必须注重培育其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优势是大学面对外部环境,整合战略、长期沉淀而取得的可持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其核心要素包括要有行之有效的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学科生长机制、追求学术自由和真理的大学文化、注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机制等。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大学理念的创新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师资力量、研究开发能力、学科专业结构、区位力、管理制度等都是影响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因素,而其中学科建设水平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集中体现。因此,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进一步强化战略管理,制定具有特色的差异化发展战略,以人为本组建学术创新团队;加强顶层设计,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优化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不断挖掘、凝练和强化学科专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促进学科发展。同时,在制度和文化方面,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构建适合大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大学制度,营造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学术文化氛围,为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李庆春(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师资。对于大学的发展,梅贻琦先生有一句经典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梅先生看来,拥有大师,大学才能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才能拥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不少人认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但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系统,是各个方面整体优化的结果,既非某一方面实力的体现,也非所有竞争要素的集合。从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主要因素是人,关键性因素则是师资。作为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推动者,师资是学校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因此,对高校而言,提升核心竞争力除了需要合理配置师资、防止师资流失外,同时要根据学校的实际,不断培养后备力量,保持持续的发展态势。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在于大楼,也在于“大树”,即办学环境。办学环境既包括大学文化等软环境,也包括地缘等硬环境。同样的情况和条件下,大学所在的地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中非常重要的砝码。特别是在当前背景下,地缘优势明显的大学,在招生、就业、学术交流、国际合作诸方面,同样有明显的优势。某业内人士告诉我,某校的食品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因地处南方某小城,限制了其优势的发挥和专业的发展,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在大学的发展进程中,除了在各个方面苦练内功之外,大学校园不宜轻易变更。一旦地域变了,大学的文脉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应该正视环境、地域对大学办学的反作用,尽量维护和保持大学的稳定性,不是越偏远、越僻静越好。

来源:北京教育作者:铁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