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已做好准备迎接南水
上午,郭公庄分水口检修间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通水试验。
从昨天14时32分开始,长江水已经在赶赴北京的路上了,预计15天前后即将进入京城。而北京南水北调的各个市内配套工程也早已启动各项准备工作,迎接远道而来的长江水。
从今天开始,本报记者将陆续探访北京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在江水进京之前,为读者一一介绍这些配套工程在节水、治污和环保等方面的科技和措施。今天上午,记者探访了配套工程的重点之一——南干渠工程。
郭公庄分水口
将为城南地区解渴
江水从永定河倒虹吸工程进入京城后,向东会率先进入南干渠,这条总长27公里的地下输水管涵沿着南五环贯穿南城,终点位于亦庄调节池。
“这条管线主要是为南部以及东南部地区的居民解渴的。”南干渠设计总负责人穆永梅告诉记者,南干渠目前已经建成黄村分水口和郭公庄分水口,每个分水口都设置一个现地监控中心,对分水口进行精细化管理。
今天上午,记者走进郭公庄分水口,在面积约500多平方米、高四五层楼的检修间里,四条直径1.6米的蓝色管线并排安静地躺在槽内,仔细一听,4号管内有哗哗的水声,工作人员介绍,管线内正在进行通水试验,而这条管线的另一端,3.8公里之外,连接的就是郭公庄水厂,通水后,郭公庄水厂将为南城地区提供每日50万立方米的用水。
南干渠分水口
操作过程滴水不漏
1276多公里的江水远道而来,弥足珍贵,如何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节约呢?
穆永梅告诉记者,南干渠27公里长的管线全部采用地下管涵结构,目的之一就是节水。“如果采用明渠,水面露在空气中,那么蒸发和渗透的水量是相当大的。”因此封闭的地下管涵可以解决蒸发的问题。而管涵本身采用一衬支护结构和二衬钢筋混凝土结构,接缝处不仅使用了橡胶止水带,在迎水面还增加了一道嵌入式的防水材料,这样的多重保护大大降低了管线的渗漏系数。
“在分水口,我们还能保证滴水不漏。”穆永梅说,在南干渠所有的分水口,无论是检修阀、调流阀、还是流量计,全部都采用的是钢质管材,调节、检修的操作过程中不会有一滴水渗漏出来。
亦庄调节池
双层结构防渗节水
随后,记者又来到南干渠的终点亦庄调节池,这个位于南海子郊野公园东侧的工程也是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建筑物包括一期调节池、亦庄泵站、进水管线及其附属构筑物、永乐取水口、亦庄取水口、两座连通闸、退水管等,供水对象包括第十水厂、亦庄水厂、永乐水厂、郭公庄水厂等。
在亦庄调节池,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面积为12公顷的大水面,是除了大宁调压池和团城湖调节池和明渠之外,唯一能看到江水水面的地方。亦庄调节池的设计总负责人刘进介绍,目前调节池水深5.6米,“要是没有池底的双层防渗,只需要一天池子就干了。”池底铺上了改性土和土工膜组成的复合防渗材料,大大提高防渗性能。“单铺土工膜,防渗系数可以提高2000倍,如果再多加一层改性土的保护,防渗系数又可以提高10倍。”
本报记者 叶晓彦 文并图 J224
京报网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京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