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十三五”规划启动专题建言

24.06.2015  13:54

  北京非首都功能将如何疏解?未来在北京怎么看病?孩子上学怎么上?京津冀协同发展能给百姓带来什么好处?……正在紧张编制中的本市“十三五”规划,将对本市的重大任务,以及众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做出规划和安排。为“开门编规划”,本市从4月开始就启动了“十三五”公众参与活动,截至目前已有1.7万人参与。从今天开始,新一轮“专题建言活动”正式启动,将通过五场“公众建言会”,邀请市民与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探讨北京未来5年的发展。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自开征“十三五规划”公众建言以来,收到许多高质量的建议,不少建言者结合自己的长期观察和深入思考,甚至进行过实地考察调研后建言,如对于“十三五”规划中占重要位置的“城市病治理”问题,河北省唐山市陡河水库管理处职工卢正臣,就通过自己的实地调研,发来了3篇近万字的建言,提出关于加强首都生态水系水质保护、强化城市雨水利用等各方面的专业建议。据统计,截至6月22日,已有1.7万人参与了“十三五”规划建言活动,完成居民社会调查问卷1.4万份。

  从今天开始,本市将围绕“十三五”规划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意见建议的征集。下一步的  “专题建言”活动,将通过组织召开5场公众建言会,邀请市民与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探讨北京未来5年的发展。

  据介绍,每场专题建言会将邀请20位建言人代表参加。市民可通过写信、打热线电话、网络留言、电子邮箱、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等多种方式,先对规划的各个主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而后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将汇总各界意见和建议,选拔优秀建言人,来参加公众建言会。专题建言活动将持续至8月底结束。

  “未来5年,你认为北京应当如何疏解非首都功能?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政策?京津冀三地如何携手,才能治理好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才能使京津冀之间出行更高效、便捷?才能使京津冀产业实现有效对接?这些问题关系着北京的明天,关系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期待您献计献策……”这将是第一场公众专题建言会的主题,关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其余四场的建言主题将分别是:“文化中心建设与提升城市魅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治理与建设和谐宜居之都”。

  建言方式

  1.网站:首都之窗“十三五”规划编制公众参与活动留言板;

  2.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3.微博:@发展北京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民网微博);

  4.微信:北京十三五规划(公众号);

  5.电话:010-63559305;

  6.传真:010-63559318;

  7.信件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天银大厦A西座4012室(来信请注明: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公众建言);邮编:100031。(来源:北京青年报 记者:林艳)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