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入汛 预计期间干旱和暴雨交替发生几率较大

03.06.2015  07:28

  中新社北京6月2日电 (记者 尹力)北京自6月1日进入汛期。北京市气象台台长乔林2日表示,今年以来,北京气候比较异常,预计汛期内干旱和暴雨交替发生几率较大,今夏高温日偏多,防汛抗旱形势不容乐观。

  北京市防汛办公室当日召开今年首次防汛工作通报会。乔林称,今年北京气温起伏大,降水略偏多,沙尘暴时隔12年“重现江湖”。

  其中,1月1日至5月31日,北京的平均气温为7.9℃,较常年同期偏高,是1981年以来同期第三高值。在此期间,北京的平均累计降水量为81.5毫米,相比常年同期、近十年同期略偏多。

  乔林提到,据预测,今年夏季(6至8月),北京平均降水量为280-320毫米,相较常年同期、近十年同期偏少;平均气温为25-26℃,高于常年;35℃以上的高温日数为12至14天,相比常年同期偏多。

  他说,今年3月以来,厄尔尼诺逐渐增强,气候异常性明显。多年经验表明,北京降水多寡,往往取决于一两场突发暴雨,旱涝急转也在一日之内。目前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华北地区暴雨的突发性、极端性、局地性显著加强。相关部门需扎实做好各项应急准备,注意预防强降雨导致的城市内涝和山洪等地质灾害,以及雷电、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关注厄尔尼诺对汛期带来的影响。

  北京市防汛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汛前已修订完善了防汛应急预案、洪水调度、应急抢险、群众避险转移以及重点部位专项保障5类共194个重点预案。在下凹式立交桥、在建工程、地下设施、低洼院落、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世锦赛场馆、重大活动场所等重点部位做到一处一预案。

  目前,北京已落实抢险队伍27万人,储备了12大类防汛物资,可满足20万人救灾物资保障,完成47座下凹式立交桥雨水泵站改造,治理了67处积滞水点。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确定了地质灾害隐患点4706处,其中涉及险村险户的有1856处,涉及近6万人。在4000多个隐患点中,占比过半的隐患为崩塌,其次是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滑坡等。(完)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