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科院第30期公共管理青年学术沙龙举行

31.03.2015  14:04

----特大城市人口调控与户籍制度改革

      2015年3月25日,北京社科院第30期公共管理青年学术沙龙在院六层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的主题是:特大城市人口调控与户籍制度改革。由北京社科院青年工作委员会、市情调查研究中心、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共同举办,市情中心李晓壮博士做主题报告,市情中心副主任陆小成博士主持。来自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市情中心、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等研究人员参加了本次沙龙活动,市情中心主任、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秘书长唐鑫作为学术顾问对本活动进行点评和指导。
                                    市情中心李晓壮博士认为,在人口方面,当前人口规模膨胀被认定为特大城市“城市病”主因,这是一个误区,应当重新认识和研究。人口规模膨胀并不是“城市病”或人口问题的本源性问题,人口结构不合理才是人口问题的根源。从以往特大城市人口控制措施来看,控制得了户口,但控制不了人口。“屡控屡败”战例正说明这一点,没有找到病根,疾病很难治愈。为此,从长远战略上来考量,特大城市应将人口工作重心调整到优化人口结构上来,尽管短期见效慢,但这是一劳永逸的,而且,与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性特征也是相符合的。       在户籍方面,在现有人口控制的宏观政策下,特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成为难点,改革步伐较为缓慢,已经改革的广东、上海,实施的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并不理想。但是,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毕竟为特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开了一个口子,符合户籍制度改革的渐进思路。从当前户籍改革形势上来分析,要在夹缝中找寻特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突破路径。李晓壮认为,有两个着力点:第一,上述所言,探索“户籍增量”的改革,例如实施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并不断完善该项政策。第二,更加注重改革“户籍存量”。加快户籍存量改革,不仅可为户籍增量改革提供借鉴、铺平道路,而且,改革代价最小,效果最佳。同时,也可以顺利实现人口调控中的人口治理与户籍改革有效衔接。       市情中心李茂博士认为,北京作为国家首都进行人口调控需要统一中央和首都资源,不能北京市严格控制进京指标,但中央却没有进行严格控制或控制力度不够,抵消了市级人口调控效果。要对进京指标进行全社会公开,统一政策,统一管理。
                                     
      市情中心田蕾博士认为,比较认同人口聚集向均衡状态转变的观点。在城市功能核心区,由于资源过于集聚,导致资源越多,人口越希望集聚到中心城区。实现人口流动和均衡化分布需要解决好资源的相对均衡性分配,否则强制性地调控和疏解既不能体现人性化,也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城市人口膨胀问题。北京远郊区县有许多人口引进政策,但留不住人,实际上还是与资源不够均衡有关,如医疗、教育等方面差距太大。人口调控的方针,应该转移到优化人口结构上来,适应北京新常态,以均衡化的资源分配和公共服务供给吸引优秀人才。       市情中心刘小敏博士认为,城市人口调控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户口成为稀缺资源。其实,户口并不天然是稀缺资源,而现在之所以会具有稀缺属性,关键是人为形成的垄断。因此,从人口调控的角度来看,只有打破垄断,实现资源的均衡分配,才能解决人口问题,户籍制度改革也才能真正有效。       经济所唐勇博士认为,北京人口问题不是垄断的问题,而是户籍人口作为一个群体为巩固既得利益所导致的。人口集聚是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出现的自然客观现象。历史上的封建和帝制时期,统治者为巩固自身利益,人为的建造城墙,其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战争攻防的需要,但无疑也起到了阻碍人口过快集聚的作用。现在有形的城墙没有了,但户籍制度作为一个无形的城墙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人口要素的自由流动。从长远来看,需要既得利益者尤其是政府部门存在公心,打破藩篱,破除由户籍所带来的额外利益。       市情中心陆小成博士认为,人口集聚的原因在于集聚地具有吸引人气的优势。在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背景下,形成更多的优势资源叠加效应。如北京具有更多的就业与晋升机会、更发达的信息资源、更高水平的三甲医院资源、更多机会的高考教育资源、更高的行政效率、更好的政府服务态度、相对简单的社会人情关系等,这是天然的吸引人口集聚的关键因素。但这些优势资源的局部集聚和“跑部钱进”现实是由于垄断和权力过于集中所导致的。疏解非首都功能,仅仅是对低端市场和非核心资源的疏解,优势资源仍然过于集中核心区的现实不改变,核心区因经济追求导致建设用地远远超过生态用地,从长远看并不能达到真正人口疏解和调控目的。一是应坚持以人为本,赋予公民相对公平的、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包,确保人人都有统一的、公平的、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待遇和机会。二是打破垄断,放松管制,扁平管理,协同发展,做大周边区域的优势资源增量,疏解和严控核心区域的优势资源存量和建设用地。三是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和发展机会的均衡化布局,削减户口背后的利益差距,人口只流入而不流出的格局就会打破,局部的人口过于膨胀问题就会真正缓解。
                                  市情中心主任、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秘书长唐鑫点评时说,晓壮博士介绍的相关成果已经引起市领导重视,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可喜可贺。大家围绕今天沙龙的主题,从不同角度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许多真知灼见,为深化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我从城市化的角度看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膨胀,认为有几个重要因素值得关注:一是我国城市化速度很快、举世罕见,大量农业人口在较短时间内进入经济较为发达的特大城市,而特大城市对此没有预测、缺乏准备,导致其人口规模迅速膨胀;二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适应新形势且体现其城市功能的特大城市战略定位滞后,建立在城市战略定位基础上的人口有序流动机制尚未形成;三是城市化中的产业发展存在若干个问题,如特大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缓慢、与周边区域的产业梯度配置和跨区域产业联动发展不足、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不科学等,都是影响其人口规模膨胀的深层因素。北京应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经验,把握我国城市化中的新特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制定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人口调控近期政策和长久制度,而不是简单地定指标、定任务。         从下期开始,本沙龙更名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学术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