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建大发布服务北京建设人民城市三年行动计划

21.11.2022  03:42

  中新网北京新闻11月20日电  记者从2022(第六届)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上了解到,《北京建筑大学服务北京建设人民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对外发布,提出1个中心目标“助力北京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规划了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等8项重点任务,明确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团队建设体制等5项举措。

  本次大会以“城市更新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邀请国内外百余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领域的院士、大师、知名学者专家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围绕当代城市更新理论和实践、文化遗产保护、韧性能力提升、社区治理、减污降碳、村落保护等重点领域展开交流与分享,力求精准服务北京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实施,提升北京城市空间品质与活力,推进人民满意城市建设。

  会上,《北京建筑大学服务北京建设人民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对外发布,聚焦服务北京建设人民城市,提出了1个中心目标,即发挥北建大在建筑领域教育、人才和科技的特色与优势,通过多学科交叉,深化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助力北京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并规划了8项重点任务:

  一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为导向,开展遗产保护及活化利用研究与实践,聚焦中轴线申遗、首都核心区保护与更新、长城与大运河遗产保护与文化内涵挖掘、文物腾退保护与活化利用等方面开展综合研究、应用研究、人才培养和工程实践,形成特色研究成果与标志性首都历史城市保护名片,助力人文城市建设。

  二是以高品质城市建设为导向,开展城市有机更新和公共空间规划与实践,助力宜居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小空间大生活”小微公共空间改造、平房区院落申请式退租、“共生院”建设、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背街小巷环境品质提升、精品宜居街巷打造和停车综合治理等项目落地实施。

  三是以城市体检服务为导向,开展城市体检技术方法与装备研发与推广,助力智慧城市建设。聚焦城乡安全普查、韧性改造和智慧化运维等需求,扎实推进“城市体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城市体检技术和装备、城市基础设施韧性提升技术和装备等的创新研究及推广应用,着力提高城市感知、预报和预警能力,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探索城市空间、公共资源、公共项目整合的“大物业”模式,优化市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数字化基础条件,促进城市“善治”的社会化体制创新。

  四是以城市整体韧性提升为导向,开展城市韧性理论方法与社区治理研究,助力韧性城市建设。依托大数据、空间分析等新技术,剖析城市韧性短板,预测城市运营风险,深入探索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智慧化和精细化治理的机理与路径,构建城市产-城-人-地-生态等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机制,为社区治理、城市治理和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支撑。

  五是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导向,开展城市与建筑空间健康设计研究,助力健康城市建设。面向老龄化社会需求,聚焦防病城市设计、医院建筑寻路设计、全龄友好公共空间设计、适老化改造及适老化部品、室内健康环境、健康景观规划等领域,引领国内健康环境设计领域创新发展。

  六是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导向,不断优化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创新研究,助力生态城市建设。以海绵城市建设、水环境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及资源能源回收、建筑固废资源化处置及利用、新型功能材料研发与推广等为重点,构建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技术体系,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七是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推动绿色低碳及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攻关,助力绿色城市建设。面向功能化设计、工业化生产和智慧化运维的未来建筑需求,开展高端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八是以高质量乡村全面振兴为导向,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建设新范式研究与实践,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北建大党委书记李军锋介绍,北建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发挥源头活水作用,统筹学校在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城市空间信息、城市管理领域等多学科力量,投身于老旧平房院落、老旧小区厂房、历史文化街区等多种类型的更新实践中,积累了生动的更新案例,探索出多样的更新模式。学校将聚焦首都城市发展新格局,瞄准城市更新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积极发挥创新统筹作用,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修补等城市更新重点工作,服务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建策献力。

  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由北京建筑大学发起主办,从2016年至今已举办六届,每年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和全球顶尖大师,围绕城市设计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交流研讨,贡献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理念,打造首都城市设计领域的“金名片”。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