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花样测试 当心信息泄露

15.01.2016  11:37

  上周日开始,微信朋友圈都被一个《我和微信的故事》的页面刷屏了。微信用户点击链接后可得到一份“报告”,报告内容涵盖网友首次登录微信的时间、添加的第一位好友等信息。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谣言:称点击后会被盗取用户账号、盗刷余额宝。直到腾讯公司连夜声明称,上述言论为谣言。

  尽管虚惊一场,但网友们还是要有防范之心。“测一测2016年你的关键字”,“测测你在《芈月传》后宫中可以活多长时间”……其实,朋友圈中的各类测试经常刷屏。很多测试,往往都要参加测试者输入自己的真实姓名等。

  对此,公安部门通过其官网发布警情提示:参与这种测试其实有一定的安全风险,网友的身份信息很可能因此泄露。网友一旦填写了自己真实姓名,姓名和微信号会在数据库中关联起来。“通过大数据分析,你的身份信息便分分钟泄露了。”警察“蜀黍”说,这些个人信息虽然比较简单,但已经可以为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甚至通讯网络诈骗提供助力。

      (原标题:朋友圈花样测试 当心信息泄露)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京民执罚〔2019〕16号
序号 处罚决定书文号 被处罚人名称(姓民政局
2019年2月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情况
    截止2019年2月28日,我市城乡低保人员6.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