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留“月宫”200天!创世界纪录

27.01.2018  15:10

  昨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365”实验举行第二次换班仪式。自去年7月9日第一次换班以来,4名志愿者已在“月宫一号”实验舱中连续驻留了200天,打破了此前由俄罗斯科研人员创造的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连续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刘红表示,“月宫一号”的系统闭合度与运行时间也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所谓“月宫365”实验,主要任务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如何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统稳定。该实验于去年5月10日开始,将于今年5月10日结束,成为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舱内实验志愿者共有8名,分为两个乘员组,设置3班。

  自实验开始的260天以来,“月宫一号”总体运行情况稳定,各仪器设备工作正常,舱内各种蔬菜粮食作物生长良好,志愿者各项生理指标记录准确。 

  为了研究人在长期幽闭环境中的心理变化、肠道微生物和人情绪变化等,200天中,志愿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实验,在舱里的一言一行、表情动作甚至于呼吸睡眠都要采集大量的数据。换句话说,他们在这200天里,没有双休日,甚至不能睡懒觉。刘红介绍,志愿者们作为实验操作者又作为实验对象,需要对自身取样,从头发丝、鼻腔、唾液、指甲到尿液粪便,还要定期完成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测量,每个人都是强大的数据库,从内到外都是数据基础。 

  实验过程中,也有小插曲。“月宫”经历了几次意外断电。“实验没有受到影响,志愿者的应急处理、系统运转的数据等都被收集起来。”刘红介绍,“下一步,我们还会人为模拟一些机电故障,还会设置人为停电,测试整个生命保障系统的耐冲击能力。

  昨天,此前曾完成第一阶段为期60天实验的1组4名志愿者再次进入实验舱内。他们将接替2组,继续完成第三阶段为期105天的实验。除日常工作之外,这组志愿者还需要针对各种突发故障进行研究,以进一步发掘“月宫”的潜力。

  刘红透露,此次“月宫365”实验结束后,将积极争取我国月球/火星探测器的搭载机会和资源,在月面/火星表面开展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试验,通过与地面平行试验的对比分析,获得地面大型系统模拟结果的矫正参数,为未来将相关设计运行参数应用于月球/火星奠定基础。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表示,今年我国将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明年要实施“嫦娥五号”发射。“月宫一号”所积累的经验、技术、成果,将为后续的月球探测计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揭秘  

  1、“月宫”什么样?

  “月宫一号”共有3个舱室,总面积150平方米。综合舱居住面积约42平方米,4人居住,6室1厅。还有两个大植物园——植物舱I和植物舱II,占地约100平方米。这里种植了34个品种的农作物和蔬菜,包括小麦、大豆、茄子、西红柿、油麦菜、草莓等,这些作物不仅提供饮食,还要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氧气。

  2、“月宫”里的春节怎么过?

  志愿者刘慧、刘佃磊、胡静斐、高寒昨天再次进入实验舱内,完成第三阶段为期105天的实验。这意味着他们将在“月宫”过春节。

  “除夕会包饺子,看春晚视频,还打算跟家里视频连线,不会孤独的。”胡静斐介绍,1组4个人都是北方人,入“”前都练了厨艺。

  3、“月宫”里怎么运动?

  在空间站或者月球基地等微重力环境下,人体的肌肉系统与骨骼系统会发生一些变化,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腿部肌肉萎缩以及骨质疏松。

  “月宫”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小,进行操作也主要依靠上肢,对下肢的锻炼相对较少,长时间可能会造成腿部肌肉与骨质的流失。因此,健身单车是志愿者的日常锻炼器械。同时,单车还承担了一项重要任务——测试志愿者们在不同阻尼下骑行的呼吸状态,可以更精确与定量化地描述代谢水平与身体健康状态,这对载人航天生命保障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刘冕)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