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林业故事:追猫人
29.03.2018 07:45
本文来源: 林业网
那一天
我翻越茫茫雪山,
不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为追寻你的踪迹。
——题记
三月的成都,乍暖还寒,阳光和春雨交替登场,让沉寂了一个冬天的枯树迫不及待地抽出了新芽,恨不得让全世界知道春天来了。
而在距离成都四百公里的一个地方,却是一片冰雪世界——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雪覆盖着的保护区宁静而安详,保护站小屋内的电炉散发着温暖的微光,可电炉旁的张堪,却有点坐立不安。这天,他又起了个早,穿上防寒服,决定上山看看。
“最美林业故事”—《追猫人》拍摄现场,画面为作者在冶勒保护区
山路崎岖不平,保护站那辆大个头越野车爬行在雪地里,像个醉汉,左摇右晃,仿佛要把昨夜吃过的东西唤醒。
张堪和队友坐在车厢,一只手使劲拽着固定绳,另一只手扶着仪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不时提到一个叫“张想”的名字。
“张想”,是一只大熊猫。2013年11月,在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张想”被正式放归自然,它也是目前放归野外的第一只人工繁育的雌性大熊猫。几个月前,“张想”的信号回传出现问题,这让张堪和队友很担心,急切地想尽快找到“张想”,为它进行检查或更换。
为了尽量减少对保护区环境的影响,车在离目的地还很远的路口停下了。张堪和队友跳下车,环视着眼前这片冰雪世界,哈口气、搓搓手,拿着设备向深山走去,他们的身后,是深深浅浅的脚印……
梦想与现实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把眼前这个男生和野生动物保护联系在一起。张堪,80后,个子不高不矮,身形不胖不瘦,说话不温不火,走路不紧不慢,鼻梁还上挂着一副眼镜。这个外表斯斯文文的小伙子,是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监测队长。他说,这份 工作,与一部电影有关。
“最美林业故事”—《追猫人》拍摄现场,冶勒保护区
张堪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读书期间,当其他同学都在为择业迷茫的时候,他却破天荒的萌生了一个念头——去可可西里。没错!可!可!西!里!自从看了电影《可可西里》,他身体里那团正义之火就被彻底点燃,希望能像电影中的巡护队员那样,保护藏羚羊,追捕盗猎者,哪怕......哪怕最后一去不返。
不出所料,这个想法遭到父母的激烈反对。张堪只得回到老家汉源县考取了大学生村官,不久后成了家,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可是,心中的火苗始终没有熄灭,时时“炙烤”着他。做大学生村官第四年,听说保护区在招人,赶紧报名考试。如愿被录取后,第二年就被派到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公益海保护站,从事大熊猫监测工作,一干就是六年。
保护站位于保护区内,海拔2500米,距最近的县城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与其说是保护站,更像一个“世外桃源”。这里开门见山,头枕松涛,时时与风雨同行、与动物为伴。一周最多能下山一次,常常十天半月都回不了一趟家,张堪和家人聚少离多,只有在不值班的周末,才能见到老婆和孩子。如今,全班30多位同学几乎都改行了,只有他和另一位同学还在坚守初心。
“最美林业故事”—《追猫人》拍摄现场,作者(左)与主人公张堪(右)在栗子坪保护》
追寻与守望
大熊猫因其憨态可掬外形被猫粉昵称为“武林萌主”,许多人为一睹它的真容,不远千里来到四川熊猫基地,恨不得怀抱大熊猫来一次零距离接触。张堪也是资深铁杆“猫粉”,可对他来说,大熊猫的粪便比大熊猫更令他“兴奋”。
2009年以来,先后有7只大熊猫在栗子坪放归。大熊猫放归后,张堪所在监测队要通过红外线相机、无线电跟踪技术以及粪便采样,收集分析大熊猫放归后生活情况,了解它在野外的适应状况。用张堪的话来讲就是八个字:顶风上山,冒雪找屎。
要想找到熊猫粪便,首先得会爬山。不仅要会看地图、GPS,还得根据经验判断山势、地形、天气等情况。第一次上山,张堪没有经验,没带雨衣、雨鞋,进山之后遇到了下雨,再加上不熟悉环境,只能沿着泥泞老路深一脚浅一脚着水走。鞋子湿透了,他就把袜子脱下来把水拧干,然后又穿上接着走。从早上八点出门,到下午五六点钟还在山上,真正是“饥寒交迫”,一位队友把茶壶里的茶叶都全吃光了。那天,他领教了这份工作的“厉害”。
“最美林业故事”—《追猫人》作者与主人公在办公室林查阅相关资料
对监测队员来说,爬山的过程中不仅要克服看得到的雨雪,还要克服看不到的湿气。追猫进山,队员们吃住都在山上,大家围着一堆火,铺上竹叶就睡了。不用太长时间,再年轻的队员,几乎都会患上风湿。一次“张想”和“淘淘”跑到了另一个保护区,张堪和队友为了采集粪便,在山上呆了近两个月。一人做饭,两人上山;三人一组,七天一换。白天爬山,晚上聊天。不到三天,家长里短也聊完了,不变的,只有黑夜里无边的寂寞和心中永不熄灭的理想。
追猫路上,有时候也会有惊喜。张堪就曾在山上偶遇“淘淘”,相距只有四五米。那一刻,别提有多兴奋,但是他却不能欢呼。在监测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上山见到大熊猫,不要打扰它。张堪说,他们上山是不愿意碰到大熊猫的。因为他们做这个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工圈养的大熊猫在野外能够生存,对人、对天敌要有规避性,只有这样,它在野外才会活得更好。
那一天
我翻越茫茫雪山,
不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为追寻你的踪迹。
这或许就是追猫人对大熊猫最真切的告白。
张堪和队友在林子里辗转了几个地方,依然没有发现“张想”的信号。雪静静地飞舞在森林上空,再过十几个小时,那些深深浅浅的脚印也会被大雪覆盖。而那个时候,张堪和队友将会出现在另一个保护区的森林里,因为有村民看到一只戴着项圈的大熊猫在冶勒自然保护区出现,周围还留有新鲜的粪便。(四川省林业信息中心 张町)
本文来源: 林业网
29.03.2018 07:45
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建议
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林业网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