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古树名木:随州千年古银杏

08.02.2016  01:57
随州千年古银杏


      湖北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有个千年银杏谷景区,景区范围120平方公里。银杏谷里现有“五老树”、“银杏至尊”、“银杏树王”等千年以上的古银杏树308株,百年以上的17000多株,定植银杏树510多万株。随州洛阳银杏谷古银杏连接成片,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分布最密集、保留最完好的一处古银杏树群落。我国自古传承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古银杏群落与周围的丘陵地貌、湖光山色、小桥流水、乡间农舍有机组合,互相映衬,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充满了深厚的人文内涵。银杏谷景区中心的银杏文化广场建有一把“巨型算盘”,整把算盘高6米,长22米,算珠用木鱼石做成,每个算珠重达750公斤,只见算盘上计数为308,旨在用算盘,这种中国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银杏谷中千年以上古银杏的数目。2003年,随州洛阳银杏林整体以17.14平方公里的面积入选国家自然保护区名录,成为全国最大的野生银杏自然保护区。1997年,全国第六届银杏研讨会在随州洛阳镇召开,与会专家学者称其为“华夏银杏第一镇”。当地村珍爱惜银杏树,银杏树也为村民带来收益。
      随州洛阳银杏谷有一棵2500余年的号称“银杏树王”古银杏,树高约80米,胸围8、8米,据传为春秋初期的随国大夫季梁所栽,季梁为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被李白尊为“神农之后,随之大贤”,他开儒家学说之先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南方第一文化名人”。人们在观赏古银杏的同时,还能品味到一种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郭沫若先生在他的散文《银杏》中赞美银杏“是东方的圣者,是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
      中国不仅是银杏的故乡,而且也是栽培、利用和研究银杏最早、成果最丰富的国家地区一。古往今来,无论是银杏栽培面积,还是银杏产量,中国均居世界首位。从现存的古银杏树龄来看,中国商、周之间即有银杏栽植。银杏是中国特有而丰富的经济植物资源,其外皮可提栲胶,木材浅黄色,细致,轻软,是建筑、家具、雕刻的良好用材。种子含有氢氰酸、组胺酸、蛋白质等。银杏树高大挺拔,寿命长,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树干光洁,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银杏适应性强,银杏对气候土壤要求都很宽范,抗烟尘、抗火灾、抗毒气。银杏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是理想的园林绿化树种。可用于园林绿化、行道树。它与松、柏、槐同被列为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
      银杏是第四冰川运动后的孑遗植物,俗谚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赚钱”。银杏却要20年才开始结果,40年后才能大量结果。所以银杏又被称为“公孙树”,意思是公公栽树,孙子辈才能享用到它的果实。正因它生长缓慢,故成为树中的寿星,因而千年银杏谷享有“长寿谷”的美誉。(湖北省宜昌市园林植物研究所 周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