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古树名木:重阳木身上长朴树
江东乡金鸡村金鸡口清水江岸,有两棵重阳木树。这两棵重阳木,是唯一发现长在水边的绿色植物,座落在金鸡口两岔溪的两岸。一株在原五一村口,属五一村管辖,树高23米,树干直径3.7米,树身倾斜好似横到江心而回头转望,那种老朽雄姿,辟世钟灵。整棵树被古藤缠绕,树冠浓荫,遮住了半个江岸。另一株相隔仅有100米的河对岸的,属原金鸡村管辖,座落在金鸡口清水江岸边,半边身潜入江中,这株树高有20米,树基围径21.4米,胸径6.81米,树中心已全部腐朽,根基盘仍存有腐朽后基部凸凹不平的平台,形成间距2米对生树体两大分枝。树干周长分别为5.3米、9.4米,树体矮墩。树身弯扭曲虬,像两个驼背的老人,伛偻着身子,歪着脑袋。蹲在河岸边,好似仙翁观海,走近一看,只见两树树皮纵开横裂,浑身疙瘩,这些疙瘩大中套小,小又压大,似断又连,此起彼伏,根本看不出原有的树皮、裂纹。错节交织的地面根有的长达二、三十米,树身有一半垂插于江面水中,整体树形奇特而秀丽,如潜虬,如跃龙,如奔狮,如飞仙。奇形怪状,不堪胜记。
更令人惊讶的是,现分生的这两棵重阳木都分别在树身高2.5—2.8米处长出两株基径粗15、20厘米的朴树,朴树根与重阳木的皮层绞合在一起,看不出两树树皮各异的痕迹。只见从重阳木的皮层钻出如岩溶洞中的钟乳石似的须壮根,笔直的往下窜,好似饿欲觅食。那青翠而又秀丽的朴树,干高分别为7、9米,宛如一位美丽的绿色仙姑,婀娜多姿与重阳木争妍比美。
这两朴树又何缘何时而投胎生在重阳木身上,又从何处供给它的生活营养,这是个谜。比较合理的猜想是,雀鸟在朴树上吃到朴树种子,将其粪便屙在重阳木腐朽节眼处而生长出朴树,这是雀鸟传媒所致,可以理解。但朴树如何从重阳木身上吸取到生活营养,这个谜也许只有植物学家才能解开了。
这棵重阳木年龄有多大,谁也不知晓,只见它个子矮墩,树身弯曲纽虬,远看是两棵树,近看才知道树中心有2米早已腐朽成了空腔,现根盘上还有纵横深凹不平的残痕。古传,金鸡口两岔溪是瓮洞走白市的中途投靠点,在重阳木树脚下架有桥梁,上走白市寺坪州,下走瓮洞“黔东第一关”,俗称上七下八(华里)。由于清水江两岸杉木资源丰富,明王朝派官员采办“皇木”,形成锦屏王寨、天柱坌处“内外三江”木市,三帮五勷木商纷至沓来,舟楫穿梭,排筏辐辏,清水江步入黄金时代,历经此古树脚下过往商贾无计其数。“黔东第一关”于乾隆三年(1738)建关至1937年撤关,追波逐浪200年,经历无数炮火硝烟,见证多少历史事件。康熙十二年(1613)十一月,吴三桂率军进入贵州,在白市寺坪洲安营扎寨,为振兴军威,将老残病弱的士兵辞退,发放抚恤银两解甲归田,多少人往这棵树脚下走过;民国、解放战争时期,袁组铭定黔,王天培北伐,加之当地匪势猖獗,蒋大镐、乐瘸子本地匪头与湖南匪首杨思玉串通一气,到处搜刮民财,闹得乌烟瘴气。直到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杨勇司令员率大军挺进黔东第一关,解放了天柱,这才烟消云散。难怪这棵古树在战火纷飞中无不弄得千疮百孔。在风刀霜剑中险些粉身碎骨,它以生而不死一千年的顽强魅力,以卓绝、亘古,倔强的豪情挥洒大地,借以尚存一丝丝生息,凭借春天的鼓励,重新昂起向上的头颅,把朴树圈养在某一器官上,结成异母同株的绿色翡翠呈现给世界。这就是这棵树对生命之膜拜,是浴火重生的赞礼。(贵州省天柱县林业种苗站古树名木普查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