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实验站45年 | 师生参观实验站发展成就展 见证校地鱼水情深
本网讯 10月21日,我校部分师生跨越数百公里,赴曲周实验站参观学习,了解曲周实验站45年风雨历程、建设成就,见证校地双方水乳交融、鱼水情深。
在曲周实验站站长江荣风、副站长张宏彦的带领讲解下,师生们先后参观了实验站建站45周年发展成就展、实验站新貌及新建的办公大楼。一张张历史照片,一段段奋斗故事,感染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春天白茫茫,夏季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是曲周“旱、涝、碱、咸”综合危害的真实写照。45年前,周恩来总理做出“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示,以石元春、辛德惠为首的原北京农业大学老师来到了河北省曲周县建立曲周实验站,开启了改土治碱的第一步,也开启了农大与曲周的不解之缘。
当年,以石元春、辛德惠为首的原北京农业大学老师来到了河北省曲周县,直接到了盐碱最严重的地方——曲周县北部的张庄村,入驻村民家中,吃群众锅里饭,睡群众家土炕,无论严寒酷暑,一头扎进盐碱地,开始了科学治理盐碱地的大决战。测水文、查地质、采样品、搞化验、查资料,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改造自然的艰苦斗争。建立了“治碱实验站”,开始了“改土治碱”的伟大事业。通过采用“深沟浅井、抽咸补淡、沟网结合”的方法,小面积治碱试验获得了成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
自1982年以来,经过十余年的治理,全县盐碱地的面貌得到彻底改良;到1987年,曲周盐碱地面积减少了近7成,农业灌溉面积较改造之前提高了1.35倍,森林覆盖率增加2.8倍,小麦亩产增加了5倍以上,粮食生产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黄淮海平原旱涝碱咸综合治理获得了巨大成功。
上世纪90年初,盐碱地治理取得成效后,以辛德惠院士为首的团队开始了新的征程,不断探索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致富之路,提出了“农业农村发展三阶段”战略,以三产综合发展,技术产品系列化开发为核心,以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为支撑,逐步构建农牧结合、种养一体的高效、优质、持久和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助推曲周县域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围绕黄淮海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小农户分散经营、水资源紧缺的黄淮海地区实现增产增效的难题,同时保障粮食和环境安全,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在曲周开始了新的征程,县校合作共建了“高产高效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研究基地”,开展高产高效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近十年了,先后在《Naure》、《PNAS》等发布一系列研究论文,破解如何在以更低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更多的作物产量;同时建立科技小院在生产一线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
如今,踏在曲周的土地上,师生耳畔是实验站、科技小院的农大人的声声雀跃:曲周实验站内早已今非昔比,拔地而起的是崭新的楼房,实验室内焕然一新,科学分析仪器飞速运转,大批教授、学生驻扎站内,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生生不息地在这片今日沃土上续写着农大人的激情。
科技小院里,农大学子深入农民生活、劳作,与农民鱼水情深的情景:瓜果飘香在小小的农家院中,老农笑盈盈地招呼着来自农大的客人,赞叹农大人世代为农村的实干,感谢农大人为推动农村致富做出的贡献。
“没有国家的重视和中国农大几代人的努力,曲周恐怕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是80岁的曲周县王庄村老支书王怀义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曲周县原政协主席胡耀东说,“中国农大和曲周45年的校县合作实践,回答了当今中国的一个现实问题——大学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成国家需要、产业需要和人民需要的大学。”
参观开始前,我校师生还前往拜谒了辛德惠院士墓,深切缅怀老一辈农大人在曲周大地改土治碱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