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环保实践——大学生感悟到了什么?

22.09.2014  16:54

      大学生:

      深入实践才知环保部门不容易

  北京林业大学的吕圣典、李若愚总算松了口气,他们刚向学校提交了各自的暑期环保社会实践成果。与此同时,中国农林大学的李进耀也在埋头为实践报告做最后的修改。这个开学季,许多大学生都向所在学校交出了漂亮的暑期答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以环保作为暑期实践主题,他们通过实施调研和考察走访,了解当地环境变迁,思考这片土地上的环境问题。实践不仅完善着这些年轻人的知识结构,提升着他们的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增强了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少同学感慨,环境保护事业和我们的实践一样,需要借助社会多方力量。

   寻找帮手,依托课题,使实践更高效更有针对性

  游说环保厅、走访地方环保局、探路地方人民政府,吕圣典和他的十余位同伴开始了在西藏自治区的环保社会实践。他们要研究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的垃圾处理问题。这群在西藏人生地不熟的年轻人奔走了一日,总算取得自治区环保厅开具的介绍信。

  “介绍信的用处真不小哩。”吕圣典感慨,他们在浪卡子县一些乡镇的调查因介绍信而顺利不少,例如申请查阅环保局有关资料等。

  前往四川省海螺沟景区开展生态摄影的李若愚一行,除了争取当地林业局的支持,以了解当地森林保护情况并获得一些拍摄便利外,还寻求企业赞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是,对于生态摄影至关重要的拍摄设备该从何处寻?带着项目策划书,李进耀和同学拜访了成都市内多家大型摄影设备营销店。磨破嘴皮、连遭婉拒之后,他们终于收到一家影像设备直营店抛出的橄榄枝。

  “同学们完善的项目策划书说服了我。”这家直营店负责人邱先生表示。一方面,学生们的环保主题与企业文化相契合,另一方面,学生们对项目后期的作品巡展等策划充分,让邱先生感受到诚意与能力。

  企业借此传递品牌文化,学生从中锻炼自我,双方实现共赢。这家直营店向李进耀提供了3台价值两万元的单反相机,学生们则在巡展中以赞助商和友情合作商的形式宣传企业。

  为使调研更具科学性,赴内蒙自治区古科尔沁地区考察农村环境问题的李进耀一行,还申请科研机构提供专业指导。

  这支团队申报了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4年暑期农村调研活动。这既为团队带来小额资助,也使调查针对性更强。李进耀说:“我们告诉村民,这是清华大学农研院设计、提供的调查问卷,希望了解农村真实情况,为制定农村政策作参考。许多村民特别愿意支持。

  “我们在近年的实践中发现,大学生们越来越懂得寻求帮助、借力社会各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项目主管张静蓉说。她多年负责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张静蓉表示,不少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动用校友等人脉资源,主动联系环保局、企业和科研机构,寻求资金、服装赞助或专业指导。

  这不是一场勇者空手套白狼的冒进。因为,它不仅缘于大学生群体敢闯敢拼的韧性,更是他们智慧的体现。大学生在完善项目方案的基础上,尝试挖掘与各方诉求的契合点,吸引众多合作者和优质资源。

   从义愤到理性,从稚嫩到成熟,我们在实践中成长

  在学生们看来,与其说暑期环保社会实践是对他们能力的一次锻炼,不如说是一场全方位的洗礼。它拓宽了学生对环境事业、社会的认识,也暴露出他们的不足。

  以吕圣典带领的西藏考察团队为例,为了一份介绍信,这群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领教了一份社会经历——碰软钉子。

  出发前,他们请学校老师支招,怎样使调查事半功倍。老师的锦囊妙计是,获得当地政府部门开具的介绍信。“但我们事先并未咨询清楚,该找哪个政府职能部门开具。”吕圣典感慨,他们社会阅历浅,对政府部门的分工和运作机制知之甚少,几次找错方向。“当时不免抱怨各方踢皮球,现在想来,如果多些了解,估计能少花不少冤枉功夫。”吕圣典反思,加之他们不太懂得如何与对方打交道,常常陷入被动。

  而对李进耀来说,调查活动刷新了他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出发前,他对当地村民环境意识的预估本就不高。但实地走访后发现,在这个地处偏远的村落,人们的环境意识极弱,仅停留在“空气好树木多就行”的层面,根本不了解环保生活的重要意义。村子里基本没有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垃圾也没有统一处理。

  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曾义愤填膺:环境教育何在,环保投入何在?

  然而,深入调研后,学生们略有所悟:“只给村民做环境宣讲是很难落到实处的。”村民对此重视度低、参与热情不高,村子里的环保主要靠当地村委等领导带头做。同时,村里经济水平落后,环保投入难免捉襟见肘。

  在西藏的一个乡镇,吕圣典也经历了从愤懑到理性的转变。镇上出资,将垃圾统一回收的业务连同一台用于运送的拖拉机,承包给一位居民。但承包者为了节约柴油支出等,私自将每月5次垃圾收集,缩减为两三次。义愤过后,吕圣典了解到,一方面,当地地广人稀,监管难度大;另一方面,居民们环境意识淡薄,垃圾往往被随意丢弃,不少垃圾箱形同虚设。

  “环境治理是一项非常考验智慧的综合性工作。”吕圣典对环保工作的难处有了些体会。当地环保部门既需要制定更完善的监管制度,避免“好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也要推敲更有针对性的宣教方案。仅就这两个问题,吕圣典和同学们就在调研报告撰写过程中,为了提出更具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而绞尽脑汁。

  据了解,直叹“环保部门委实不易”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他们在各地的暑期调查实践中,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剖析和走访,认识到环保工作的复杂性。一些学生反思,自己往日一股脑归咎环保部门,实在片面。环境问题涉及诸多部门,往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少学生表示,调查实践后,当看到媒体有关河道污染等的报道时,他们少了几分愤青思想,多了些理性思维。

   组织者:

   怎样打造实践平台?

  一个好的实践平台,可以将大学生的热情最大化,并使之转化为服务社会的正能量。那么,这样的平台应该如何打造?

   ■找准切入点,实现双赢

  在许多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被纳入学分考评体系,受到师生们的重视。北京林业大学等学校独立组织学生,以实践小队为单位,开展项目申报、专家评估等,鼓励并指导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机构则找准学生社会实践的切入点,借力开展农村环境科普。“大学生有热情、有精力,我们能提供经验支持,二者联合开展活动,可以实现双赢。” 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负责人张静蓉说。活动主办方提供环境科普材料和技术指导,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开展调研与科普活动。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暑期农村调研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帮助青年学生体验式参与到中国农村问题调查研究的整个过程,增强对中国农村的了解,提升他们的自主研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

   ■注重自我总结,创新提升

  “我们不仅在增量,也在提质。”张静蓉这样总结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活动近年的新变化。这项活动始于2007年,每年举办一次。除了不断扩大科普范围,主办方和参与学生也在努力提升其效果。例如,他们逐步尝试细分受众,并针对受众群体特点,采取不同的科普策略。今年,大学生们的科普重点就放在了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上。

  清华农研院也在不断总结历年活动经验,努力提升活动成效。针对前两年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例如,非涉农学科专业学生对问卷理解不透彻、影响调研成果等,主办方今年组织学生,就问卷内容展开培训和解释,务使学生深刻领会问卷意图和调研方向。

  北京林大也另辟蹊径,以学生实践活动牵线,将当年为学生提供支持的部分企业和科研机构,纳入下一年学生实践基地推荐名录,开展深度合作。

  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知识与技能,活动也借此拓展平台、不断提升。正如一位活动组织者所说,只有不断自我完善的活动平台,才能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

   ■建反馈机制,让研究成果落地

  吸引学生参与的一大重要法门,在于建立反馈机制,让大学生的研究成果落地。

  以往,不少大学生实践成果众多,却只付之一纸活动报告,或被收录进论文集,未能反馈给当地政府,给予实践和决策参考。有学生觉得可惜,也有的讽之以“自娱自乐”,没了调研的干劲。

  对此,清华大学农研院将学生暑期农村调研成果整理筛选,将优秀成果汇集出版或进一步整理为政策建议报告,积极为国家和地方“三农”问题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近年来,一些优秀学生调研报告还被收入农研院主编的《“三农”决策要参》,报送政府有关部门参考。

  成果落地让学生感受到自身调研的价值,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一位学生表示,他格外严谨地对待调研中的每一处细节,做到精益求精。“因为,每一个细小的数据,都可能为推进我国环境事业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