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立足中国 研究中国 为了中国:中外智库专家建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01.07.2015  13:09

27日,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在京落幕。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界专家汇聚,在为2015年后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路径“开方抓药”的同时,也普遍关注中国智库建设。

27日下午,峰会开辟“全球可持续发展:智库的作用”专题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邀集近20位中外代表展开讨论。议题高度集中——中国智库建设机遇与挑战;观点深刻丰富——对中国智库发展路径的剖析与建言。

根本原则:走中国自己的智库建设道路

 中国智库建设要不要学习美国?在论坛上,中外智库专家表现出一致态度。

中国非常善于学习,但是必须创造适合中国发展方式的智库文化,找到自己的智库建设模式。”剑桥大学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丁· 雅克认为,中国智库拥有巨大潜力和希望。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近年来他数次来华,看到北京“不论政界、学界还是企业界,都具有高度开放性的思维,讨论话题也很广阔”。

如果我要创建一个新的智库,我会选择中国。中国智库有良好的前景。”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弗雷德里克·坎普表示。他从大西洋理事会的实践经验出发,支持中国“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建设智库”。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项目负责人詹姆斯·麦甘明确表示:“我不建议把美国的模式转移到其他国家,我只想让大家对国际顶尖智库的发展战略和组织架构更加了解。

怎样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国智库专家十分清醒。“中国智库有自己生长的土壤,只能在中国环境里设计智库的未来可能性。”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方晋等人表达了智库建设“立足中国、研究中国、为了中国”的坚定态度。

中国智库建设肯定要走中国道路,但同时也是开放性的,是跟国际接轨的。我们衷心希望能向世界优秀智库学习,有辨别地吸取经验,从而找准中国智库建设之路。”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主持论坛,总结了此次研讨的主旨与期待。

破除痼疾:切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在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教授赵可金看来,中国智库建设有其必须坚守的前提,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国家发展是不可改变的铁律,也有其必 须改变的方面,首先,就是用改革创新的方式解除体制机制束缚。“我们要看到,决定智库未来的关键是制度,而不是热情。中国人都有‘士’的情怀,但没有制度 保障,热情很难变为现实。”他呼吁,当前亟须建立两项制度——人事制度、筹款制度。“智库提供的是公共利益,所以必须要有较为完善的筹款制度支撑其发展。

黄仁伟也十分关注智库用人制度的改革。他深切感受到智库人才存在学术与决策脱节、理论无法结合实际的痼疾。如何改变?他认为,可以采取政府 与智库互派人才、交流锻炼的方式,“形成制度,让官员在任特定职务前进入该领域智库做一段研究工作,帮助未来官员形成战略头脑,也明白如何尊重和使用智库;智库人才进入政府工作一段时间,可以更好地掌握决策需求、明确研究方向”。

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教授谢刚从印度智库发展的经验出发,给出建议:必须加强智库研究的激励机制,保护并强化智库成员提供政策咨询的积极性;要对智库进行专业的审计和核查,建立起一套评价智库的专业评估标准。

中国需要多种类型的智库。所以,应该采取针对性政策,建立起适合不同类型智库发展的、具有包容性的体制机制。同时,要进一步创造法律、金融等方面的空间,促进智库群体发展。”詹姆斯·麦甘表示。

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畅通智库成果转化渠道、深化经费管理制度改革……更多关于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建议,在中外专家的坦诚交流中逐一呈现。

核心标准:产出切实可用的高质量成果

智库不能有“”而无“”,这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始终强调的观点。什么是智库之“”的集中体现?首先就是高质量的政策研究报告,“如果没有拿得出手、起到作用的成果,建立再多的‘库’也没用”。

中国银行前副行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对此深有同感:“现在智库文章特别多,但有的毫无新意、粗制滥造,提不出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建议。”她认为,作为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疑难杂症”的机构,智库要出高精尖产品,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智库研究不仅要有理论高度,而且更要有现实 针对性。进一步地,成熟的智库必须有长期的、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如果只是应付现实问题,而没有长远的研究储备,研究成果很难有高度和深度,也必然缺少发展后劲。

重要的是,智库应当成为一个提供行动方案的库,而不仅仅是一个‘空想的库’。一旦决策者需要智库提供建议,智库要能快速响应,提出解决方案。”澳大利亚全球基金会秘书长史蒂夫·霍华德表示。

怎样产出高质量的资政研究成果?专家们认为,人才与人才的合理使用是关键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用“专门化、专业化、职业化”三个词概括智库人才的必要特征。他认为,智库学者应该对特定研究领域有专门化的、全面深入的了解;有专业程度的核心技术;有走向市场竞争接受实践检验的能力。

中国智库里的人才应该更加多样化,不仅依靠中国自己的研究员,也应吸引其他国家的人才。不同国家的研究者整合起来,更能符合中国利益与全球利益。”马丁·雅克认为。

郑永年心目中的智库人才,必须有“知行合一”的能力与自我要求,有不依附于权贵利益的独立心态。在他看来,这甚至比呼吁体制机制改革更为根本,“人如果不变,体制怎么变都没用,学者应该多一点自我反思,多一点身体力行,而非整天抱怨外因不成熟”。

开放心态:加强国内合作、国际交流

为了了解各国智库的真实生存状况,詹姆斯·麦甘每年都花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外奔走。他急于和中国智库交流的是,如何打通学科界限,实现智库研究的跨学科、跨领域,从而更好地提出解决方案,因为“我们遇到的现实问题往往是复杂的、跨领域的,单一学科背景很难应对”。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文看来,和“跨学科、跨领域”同样重要的,是智库之间的团结合作。“一定要认清智库发展的时与势。今天的中国智库还处在发展阶段,只有各家智库携起手来抱团发展,各自‘跨出大门’,才可能共同提升中国软实力。

在国内协同发展,与国外加强沟通。谢刚建议,中国智库要跟全球进行常态化交流、多层面沟通,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融入世界。“我们要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这样才能反映到自己国家的政策当中,及时优化我们的决策。

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今天,我们能够在中国看到很多非常棒的提议和设想,比如‘一带一路’政策,比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 行。但是有些国家对此并不了解,甚至会有误解,这就需要智库更好地向外部传播。”马丁·雅克指出。怀着期待与热望,他为中国智库的发展表达了期待:“希望中国智库健康发展起来,不但引领中国改革,也在推进全球发展中发挥更强大的力量,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记者 王斯敏 原文刊于《光明日报》2015年06月30日 01版)

原文链接:

[光明日报]立足中国 研究中国 为了中国:中外智库专家建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