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王晓勇做客“励志学堂”解读“国际化视野下的青年成长与责任担当”

06.12.2016  22:42

12月1日晚,我校经管86级校友、中非民间商会秘书长王晓勇做客北京科技大学“励志学堂”,向励志学员解读了国际化视野下的青年成长与责任担当,分享了对青年人参与国际交流与国际视野的分析与见解。校团委书记李磊参加活动。

王晓勇从自身经验出发,为大家分析了境外企业的领事保护问题。领事保护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对公民人身安全的保障,二是对公民、国家利益的保障。王晓勇学长提出,中国的领事保护服务团队人数还应该继续增加,且其结构(包括外交官结构)都需要调整,进一步引入跨领域人才。同时,学长鼓励励志学员要有国际化视野,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与礼仪,不要因为知识学的深而缩小自己的视野。中国的强大应体现在“经得起质疑”,而如今的全球共识中,非洲各国在“向东看中国”,事实上中国未来的经贸发展也要离不开非洲发展。而对于每一个学员,面对不确定性,如工作、学习环境上的不适应,不要固定、局限自己,因为回避不适应反而会让自己舍弃更大一块“蛋糕”。

在领导力培养问题上,王晓勇提醒学员在团队带领时不要混杂人际关系。作为团队领袖,学长认为成功关键不在于带领一队能力出众、完美无瑕疵的人员进行工作,而在于带领各有问题也各有长处的团队,协调彼此能力、互相合作、敢于寻求中策解决方法,共同创造一流成果。学长还提到,未来的社会工作都是“开卷考试”,永远不会让每个人都在准备最妥当的时候迎接挑战,那么个人心理素养和抗压力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而这样的能力也应当在大学阶段得到充分培养和发展,而培养这种抗压能力的途径之一就是保有自己的体育、文艺等爱好,它们会在无形中提升自己。在吸取别的国家、团体的领导力等经验时,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学习,比如国外的领导力培养,其亮点之一就在于起步很早,并且在每一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结构,对一个看似幼稚的问题却能研究得很深。

他鼓励现场学员,不论本专业文科、理科,都应学会融合各学科优势,在大学阶段多体验、多尝试,未来成为优秀的跨界人才。如文科专业同学应当利用好科大理工平台,下钢厂等去实践、体验,而理工科专业同学也应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研讨会等活动,体验并融合不同学术氛围。同时,也要多去看和自己专业相关联却没有关系的领域,学长以可口可乐瓶盖的创意为例,告诉同学要锻炼自己专业以外的功夫,多看多想多学习。对于同学提出的如何学好英语的问题,学长也提出要敢于主动交流,与留学生多沟通,不要拒人千里。

最后,在对于励志计划的理解和期望上,王晓勇提出励志不仅要磨砺自己,还要带动他人,要学会分享,不要当一群孤独的精英。励志计划的培训中最重要的不是增长知识,而是见识。学长鼓励学员们要敢于试错,不惧失败。青年时期是最好的试错阶段,勇于发现自己的短板也能使未来自己的事业多一份转机和生存空间。

2006年以来,王晓勇参加全国工商联、中非民间商会代表团,随同出访过南非、肯尼亚、津巴布韦等非洲三十余国,积极参与中非两区域民间经济合作交流活动。他长期关注母校教育事业发展,担任“励志计划”校友导师,并曾促成联合国副秘书长西迪贝先生的北科大五四公益之行。

(摄影:校团委)

(责编:邢华超、闫文振)